standard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004479.9 (22)申请日 2022.08.01 (73)专利权人 国彪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116039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 子区辛寨 子镇砬子山村 (72)发明人 孙毅彪 刘秀峰  (74)专利代理 机构 大连中奥丰汇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21257 专利代理师 佟昆 (51)Int.Cl. H02J 7/35(2006.01) H02S 10/12(2014.01) H02H 7/18(2006.01) H02J 3/38(2006.01) H02M 7/5387(2007.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基于DSP控制的风 光互补发电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DSP 控制的风光互补发 电系统, 涉及绿色环保能源设备技术领域, 包括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所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 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组件、 蓄电池组、 风光互补控制装置、 卸荷电阻、 电阻R1、 电阻R2、 熔断器FL1、 熔断器FL2和输出端, 所述风力发电 包括W1、 W2和W3, 所述W1、 W2和W3的一端均与蓄电 池组的正极端电连接, 所述W1、 W2和W3的另一端 均于熔断器FL2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FL2的一端与 蓄电池组的正极端电连接, 所述光伏发电包括S+ 和S‑, 所述S+的一端与熔断器FL2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S‑的一端与熔断器FL1的一端电连接。 该实 用新型, 能有效控制蓄电池组的充放, 以及自动 控制作用,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 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7849033 U 2022.11.18 CN 217849033 U 1.基于DSP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包括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光 互补发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组件、 蓄电池组、 风光互补 控制装置、 卸荷 电阻、 电阻R1、 电阻R2、 熔断器FL1、 熔断器FL2、 输出端、 NPN晶体管Q1、 NPN晶体管Q2、 NPN晶体 管Q3、 NPN晶体管Q4、 1000UF电容和22UF电容, 所述风力发电包括W1、 W2和W3, 所述W1、 W2和W3 的一端均与蓄电池组的正极端电连接, 所述W1、 W2和W3的另一端均于熔断器FL2的一端电连 接, 所述FL2的一端与蓄电池组的正极端电连接, 所述光伏发电包括S+和S ‑, 所述S+的一端 与熔断器FL2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S ‑的一端与熔断器FL1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FL1与FL2并联, 所述FL1的一端与蓄电池组的负极端电连接, 所述风力发电组件包括温控装置和风扇, 所述 温控装置与风扇之 间串联, 所述温控装置与风扇的一端分别与蓄电池组的正极端和负极端 电连接, 所述蓄电池组的正极端一侧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 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 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蓄电池组负极端与输出端电连接, 且所述输出端的一 端接地, 所述NPN晶体管Q1、 NPN晶体管Q2、 NPN晶体管Q3、 NPN晶体管Q4之间并联, 所述NPN晶 体管Q1的一端与NPN晶体管Q2的一端分别与1000UF电容的两端电连接, 所述1000UF电容的 两端分别与蓄电池组的正负极两端点连接, 所述1000UF电容的一侧与熔断器FL1的一端电 连接, 所述NPN晶体管Q1与NPN晶体管Q2的一端通过磁芯电感器与22UF电容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NPN晶体管Q4的一端通过磁芯电感器与22UF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 所述22UF电容的两 端分别连接有火线L和零线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DSP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光互补控 制装置包括电阻R3、 电阻R4、 电阻R5、 电阻R6、 电阻R7、 电阻R8、 电阻R9、 电阻R10、 电阻R11、 电 阻R12、 电阻R 13、 电阻R 14、 电阻开关、 第一星三角和第二星三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DSP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组正 极端与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4的另 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处电连接 。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DSP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星三角 的引脚2与电阻R5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星三角的引脚3与电阻R8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 R8的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7的上端与电阻R6电连接, 所述电阻R7的底端 接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DSP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阻R8的一 端与电阻R9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9与第一星三角并连接, 所述第一星三角的引脚1与电 阻R13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星三角的引脚1 1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DSP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星三角 的引脚5与电阻R13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星三角的引 脚6与电子R12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 电阻R12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0和电阻R11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接地, 所述第 二星三角的引脚7的一端与电阻R 14的一端电连接 。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DSP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卸荷电阻包 括灵敏电流计 G、 K+、 K‑和电感器开关, 所述灵敏电流计 G的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电连接, 所 述灵敏电流计G的一端接地, 所述灵敏电流计G的一侧与K ‑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感器开关 的一端与电阻R 14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感器开关的另一端与K+的一端电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849033 U 2基于DSP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绿色环保能源设备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特别涉及基于DSP控制 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 术, 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 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 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 成。 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 再配合上功率控 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 风能是一种清洁 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 很早就被人们利用, 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 磨面等, 人们感兴趣的 是如何利用风 来发电。 [0003]基于上述, 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现在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长期使用过 程中, 容易使得蓄电池过充, 又或者长时间过负荷功率使用, 电池会出现欠压现象, 对蓄电 池造成损坏, 影响到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0004]于是, 有鉴于此, 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 提供基于DSP控制的风光 互补发电系统, 以期达 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 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 实用新型提供基于DSP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以解 决现在的风 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蓄电池容 易过充和欠压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基于DSP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目的与功效, 由以下具体技术手 段所达成: [0007]基于DSP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包括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所述风光互补发电系 统包括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组件、 蓄电池组、 风光互补控制装置、 卸荷电阻、 电阻 R1、 电阻R2、 熔断器FL1、 熔断器FL2、 输出端、 NPN晶体管Q1、 NPN晶体管Q2、 NPN晶体管Q3、 NPN 晶体管Q4、 1000UF电容和22UF电容, 所述风力发电包括W1、 W2和W3, 所述W1、 W2和W3的一端均 与蓄电池组的正极端电连接, 所述W1、 W2和W3的另一端均于熔断器FL2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 FL2的一端与蓄电池组的正极端电连接, 所述光伏发电包括S+和S ‑, 所述S+的一端与熔断器 FL2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S ‑的一端与熔断器FL1 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FL1与FL2 并联, 所述FL1 的一端与蓄电池组的负极端电连接, 所述风力发电组件包括温控装置和 风扇, 所述温控装 置与风扇之间串联, 所述温控装置与风扇的一端分别与蓄电池组的正极端和负极端电连 接, 所述蓄电池组的正极端一侧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 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 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蓄电池组负极端与输出端电连接, 且所述输出端的一端接 地, 所述NPN晶体管Q1、 NPN晶体管Q2、 NPN晶体管Q3、 NPN晶体管Q4之间并联, 所述NPN晶体管 Q1的一端与NPN晶体管Q2的一端分别与1000UF电容的两端电连接, 所述1000UF电容的两端 分别与蓄电池组的正负极两端点连接, 所述1000U F电容的一侧与熔断器FL1的一端电连接,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849033 U 3

PDF文档 专利 基于DSP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基于DSP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第 1 页 专利 基于DSP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第 2 页 专利 基于DSP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0:3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