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572960.X
(22)申请日 2022.05.25
(71)申请人 西南科技大 学
地址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 大
道中段59号
(72)发明人 姚娟 张瑞 王坤朋 杨文昊
李文博 刘切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51214
专利代理师 孙海博
(51)Int.Cl.
H04N 5/225(2006.01)
H04N 5/232(2006.01)
H04N 7/1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多路图像采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图像采集装置及其
控制方法。 该装置包括防护外壳、 反射孔洞、 反光
镜和可旋转摄像头。 该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的多路
图像采集装置, 外界的光线从孔洞入口进入反射
孔洞, 经过反光镜对光线的反射作用, 使得光线
沿反射孔洞的孔洞路径传播, 最终从孔洞出口射
出, 将可旋转摄像头旋转朝向至观测方向 的孔洞
出口, 通过设置好的控制方法, 实现单个摄像头
对多路图像的采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光
线可经过镜面反射, 而具有较强穿透能力的伽马
射线不可经过镜面反射的原理, 来实现对外界环
境的监控, 同时灵活开设反射孔洞, 控制可旋转
摄像头, 能够不额外增重的同时自由观察多个角
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CN 114979442 A
2022.08.30
CN 114979442 A
1.一种多路图像采集装置, 包括防护外壳(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防护外壳(1)内设有
至少两路的反射孔洞(2), 反射孔洞(2)的孔洞入口(3)朝向外侧, 反射孔洞(2)内设有使光
线沿孔洞路径传播的反光镜, 反射孔洞(2)的孔洞出口(4)与可旋转摄像头(7)的摄像头路
径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图像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防护外壳(1)为防辐
射外壳, 可旋转摄 像头(7)为普通摄 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图像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防护外壳(1)内设有
前、 后、 左和右四路的反射 孔洞(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路图像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反射孔洞(2)对称
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图像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孔洞入口(3)为喇叭
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多路图像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反射孔洞( 2)为
“Z”字形, 反射孔洞(2)的上拐角处设有上反光镜(5), 反射孔洞(2)的下拐角处设有下反光
镜(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路图像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反光镜(5)和下反
光镜(6)均为凸面镜 。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路图像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反射孔洞(2)包括依
次连通的上水平段、 竖直段和下水平段, 上反光镜(5)的镜面朝下并倾斜45 °布置, 下反光镜
的镜面朝上并倾 斜45°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路图像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防护外壳(1)上设有
顶固定板(8), 上反光镜(5)设在顶固定板(8)上, 防护外壳(1)上设有侧固定板(9), 相对的
侧固定板(9)之间连接有背固定板(10)和底固定板(11), 下反光镜(6)固定在背固定板(10)
与底固定 板(11)上。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多路图像采集装置的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外界的
光线从孔洞入口(3)进入反射孔洞(2), 经过反光镜对光线的反射作用, 使得光线沿反射孔
洞(2)的孔洞路径传播, 最终从孔洞出口(4)射出, 将可旋转摄像头(7)根据设置的控制模式
旋转朝向至观测方向的孔洞出口(4), 实现单个 摄像头对多路图像的采集;
控制器设有手动和自动两个控制模式, 以驱动电机带动摄 像头旋转;
处于自动模式时, 电机会根据上位机的设置带动摄像头进行有规律的旋转, 根据实 际
情况设置可旋转摄像头(7)的转向、 转速、 在每个孔洞出口停留时间、 选择停留的孔洞以及
定时工作时间, 在定时结束后, 将上传资料至云端服务器, 从而实现云边协同故障诊断功
能;
处于手动模式时, 控制器可通过网络接口远程与边缘端通讯, 并通过边缘端远程遥操
作的方式驱动电机带动摄像头旋转, 从而对辐 射环境进行检测, 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摄
像头进行操作控制, 在收到结束命令后, 摄像头将停止转动, 并将资料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从而实现云边协同故障诊断功能。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979442 A
2一种多路图像采集装 置及其控制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核机器人 领域, 具体为 一种多路图像采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核电具有高效、 清洁和安全等特点, 是实现碳清洁、 碳达峰的重要途经之一。 核辐
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对人员和电子设备 的影响很大, 普通图像采集设备无法在放射
性环境正常工作, 需要对其进行抗辐 射加固。 核机器人指在辐 射环境下代替人员对辐 射场
景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核机器人 的运行条件恶劣, 且极端环境核机器人极易故障且危害极
大, 为了确保其 安全可靠的连续 运行, 核机器人需要具 备故障自诊断功能。
[0003]图像传感作为最为丰富的信息来源, 对于机器人故障检测和健康状态评估尤为重
要, 核机器人要实现故障自诊断, 需要用到图像、 声音、 转速、 能耗等各种信息, 因此要采集
机器人多方位的图像, 并综合利用多视角图像来判断机器人 的健康状态。 由于遥操作机器
人的计算与存储等资源严重受 限, 难以提供强大 的算力来支持故障自诊断, 因此需要利用
具有云边协同故障诊断功能的核机器人来采集多个方位的图像信息 。
[0004]单独对于每一路图像采集设备进行耐辐照加固, 其额外增加的体积和重量是机器
人所无法承受的, 目前市场上 的防辐射摄像头价格十分昂贵且视觉范围十分局限, 因此需
要一种用于机器人上对核辐射现场进 行多方位视觉影像录制的装置结构和控制方法。 这款
装置可以用于 机器人云边协同故障检测与放 射性场景感知。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路图像采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解决了
现有图像采集装置无法实现单个 摄像头多方位视 觉影像采集的问题。
[0006]本发明目的通过 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多路图像采集装置, 包括防护外壳, 防护外壳内设有至少两路的反射孔洞, 反
射孔洞的孔洞入口朝向外侧, 反射孔洞内设有使光线沿孔洞 路径传播的反光镜, 反射孔洞
的孔洞出口与可旋转摄 像头的摄 像头路径相对。
[0008]进一步的, 所述的防护外壳为防辐射外壳, 可旋转摄 像头为普通摄 像头。
[0009]进一步的, 所述的防护外壳 内设有前、 后、 左和右四路的反射 孔洞。
[0010]进一步的, 所述的反射 孔洞对称布置 。
[0011]进一步的, 所述的孔洞入口为喇叭状。
[0012]进一步的, 所述的反射孔洞为 “Z”字形, 反射孔洞的上拐角处设有上反光镜, 反射
孔洞的下拐角处设有下反光镜 。
[0013]进一步的, 所述的上反光镜和下反光镜均为凸面镜 。
[0014]进一步的, 所述的反射孔洞包括依次连通的上水平段、 竖直段和下水平段, 上反光
镜的镜面朝下并倾 斜45°布置, 下反光镜的镜面朝上并倾 斜45°布置。
[0015]进一步的, 所述的防护外壳上设有顶固定板, 上反光镜设在顶固定板上, 防护外壳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14979442 A
3
专利 一种多路图像采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5:1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