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567918.9 (22)申请日 2022.05.24 (71)申请人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 溪供电局 地址 653199 云南省玉 溪市红塔区红塔大 道42号 (72)发明人 常荣 王勇 杨传旭 万洪强  刘嘉 党军朋 黄馨漪 和志成  邓益勇 杨晶 郑妍  (74)专利代理 机构 昆明合众智 信知识产权事务 所 53113 专利代理师 范严生 (51)Int.Cl. F16M 11/04(2006.01) F16M 11/42(2006.01) H04N 5/225(2006.01)H04N 7/18(2006.01) G03B 15/02(2021.01) G03B 17/55(2021.01) H05K 5/02(2006.01) B01D 46/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物联技 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人员流动监控技术领域, 具体地 说, 涉及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包 括控制箱, 环形槽中设有侧板, 控制箱上表面设 有凸柱, 监控台顶部开设有通槽, 安装槽中均设 有摄像头, 通槽中设有散热筒, 通槽顶部开设有 卡槽, 卡槽中设有防护罩, 控制箱下表面靠近拐 角处均设有万向轮; 该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 监控系统, 通过设置凸柱, 连接监控台与控制箱, 并在凸柱上安装照明灯对周围进行照明, 监控台 上安装多个摄像头, 实现多 方向监控 人员流动状 况, 安装散热筒在风扇的配合下, 实时对内部进 行散热处理, 固定盒中安装蓄电池为整个装置供 电使用, 减少外接电源线的影响, 万向轮固定在 控制箱底部, 有助于整体 灵活的移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115046083 A 2022.09.13 CN 115046083 A 1.一种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包括控制箱(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箱 (1)前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10), 所述环形槽(10)中设有侧板(2), 所述控制箱(1)上表面设 有凸柱(3), 所述凸柱(3)顶部设有监控台(4), 所述监控台(4)顶部开设有通槽(40), 所述监 控台(4)圆周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44), 所述安装槽(44)中均 设有摄像头(5), 所述 通槽(40)中设有散热筒(42), 所述通槽(40)顶部开设有卡槽(41), 所述卡槽(41)中设有防 护罩(43), 所述控制箱(1)下表面靠 近拐角处均设有万向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万向轮 (12)通过螺栓与控制箱(1)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箱(1)下表面靠近万向轮(12)处还设有固定 柱(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柱 (13)顶部与控制箱(1)焊接固定, 所述固定柱(13)底部开设有螺纹孔(130), 所述螺纹孔 (130)中设有调节 柱(1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箱 (1)内部设有固定盒(11), 所述固定盒(11)通过螺丝与控制箱(1)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盒 (11)中设有蓄电池(1 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槽 (10)的宽度与侧板(2)的宽度相适配, 所述侧板(2)上靠近拐角处均开设有穿孔(20), 所述 穿孔(20)中均设有紧固螺栓(200), 所述环形槽(10)中与穿孔(20)对应处开设有螺纹槽 (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柱 (3)底部与控制箱(1)焊接固定, 所述凸柱(3)顶部与监控台(4)焊接固定, 所述凸柱(3)内部 与控制箱(1)内部相互连通, 所述凸柱(3)圆周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圆槽(30), 所述圆槽 (30)中均设有照明灯(3 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槽 (44)呈环形等间距分布, 且所述摄像头(5)与安装槽(44)插接配合, 并通过螺丝与监控台 (4)固定连接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 (41)内径与防护罩(43)外径相适配, 所述防护罩(43)通过螺丝与监控台(4)固定连接, 所述 防护罩(43)上设有过 滤网(4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筒 (42)直径与通槽(40)内径相适配, 所述散热筒(42)内部设有风扇(420), 所述风扇(420)通 过螺丝与散热筒(42)固定连接 。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 台(4)上方设有遮挡帽(6), 所述遮挡帽(6)圆锥状, 所述遮挡帽(6)下表面上设有若干个连 接杆(60), 所述连接杆(60)底部与监控台(4)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杆(60)顶部与遮 挡帽(6)焊接固定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046083 A 2一种基于物联技术的 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人员流动监控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 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多的进入人流量大且人员混杂的场所, 如展 览会场、 学校, 由于流动人员较多, 且占地范围较大, 在某些地点如 食堂由于人员流动量大所以需要 分时进行进餐, 这样能够保证人员的用餐质量, 故需要对这些地方的人员进出进行有效地 数据记录监控; [0003]公开号为CN205721870U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 RFID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包括RFID标识卡、 RFID读取装置、 RFID写入装置、 摄像装置、 RFID离开读取装置、 视频监控装 置、 进入数据存储装置、 离开数据存储装置以及汇总信息存储装置, RFID读取装置 设置在入 口处, RFID 离开读取装置设置在各个出口处, RFID写入装置 设置在RFID读取装置后侧, 摄像 装置设置在出口和外界墙壁上, 视频监控装置、 进入数据存储装置、 离开数据存储装置和汇 总信息存 储装置均设置在控制室内; [0004]虽然该技术方案能够记录关键地点的人员进出数据, 并据此完成基于时间、 人员 等因素的大数据分析, 为其他业务系统的运行、 运营提供决策数据的输出支持, 但是人员流 动监控系统, 不能多方向进行监控配合, 在物联技术配合下, 不能实时传输监控的信息, 不 便于快速对内部通风散热, 降低内部温度升高对元件造成损伤, 整体不便于灵活搬运移动, 内部元件更 换安装不够便捷。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以解决上述背景 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 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包括控制箱, 所述控制箱前端面上开设 有环形槽, 所述环形槽中设有侧板, 所述控制箱上表面设有凸柱, 所述凸柱顶部设有监控 台, 所述监控台顶部开设有通槽, 所述监控台圆周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 中均设有摄像头, 所述通槽中设有散热筒, 所述通槽顶部开设有卡槽, 所述卡槽中设有防护 罩, 所述控制箱下表面靠 近拐角处均设有万向轮。 [000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万向轮通过螺栓与控制箱固定连接, 所述 控制箱下表面靠 近万向轮处还设有固定柱。 [000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固定柱顶部与控制箱焊接固定, 所述固定 柱底部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螺纹孔中设有调节 柱。 [00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控制箱内部设有固定盒, 所述固定盒通过 螺丝与控制箱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盒中设有蓄电池。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5046083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物联技术的人员流动监控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5:1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