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65827.0 (22)申请日 2022.08.12 (71)申请人 曦璞牡丹 (福建) 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高新区科技 东 路12、 16、 18号华建大厦1号楼1206单 元 (72)发明人 聂小平  (74)专利代理 机构 厦门原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 5293 专利代理师 林艳 (51)Int.Cl. F26B 17/04(2006.01) F26B 21/00(2006.01) F26B 25/04(2006.01) F26B 25/00(2006.01)F26B 25/02(2006.01) F26B 3/04(2006.01) A23F 3/3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牡丹花蕊茶生产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花蕊茶生产用烘干 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涉及牡丹花蕊茶烘干加工技 术领域, 为解决现有的烘干装置对 热量的利用不 够充分, 分级干燥时会有较多的热量散失, 使得 干燥时需要消耗更多能源, 增加了干燥做需要的 成本的问题。 所述循环干燥机构内部设置有安装 框, 所述安装框内壁两侧安装有加热构件, 所述 安装框内壁后侧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 所述加热 构件与温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所述安装框上端 阵列开设有气孔, 所述安装框外壁阵列设置有传 动杆, 所述传动杆外壁通过键槽连接有传动轮, 四个所述传动轮通过输料带传动连接, 所述输料 带外壁阵列固定有隔板, 所述隔板上端滑动套接 有固定框。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 CN 115420088 A 2022.12.02 CN 115420088 A 1.一种牡丹花蕊茶生产用烘干设备, 包括外壳(1)、 一级干燥箱(2)、 二级干燥箱(3)、 三 级干燥箱(4)和循环干燥机构(5),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干燥机构(5)内部设置有安装框 (13), 所述安装框(13)内壁两侧安装有加热构件(14), 所述安装框(13)内壁后侧安装有温 湿度传感器(15), 所述加热构件(14)与温湿度传感器(15)电性连接, 所述安装框(13)上端 阵列开设有气孔(21), 所述安装框(13)外壁阵列设置有传动杆(6), 所述传动杆(6)外壁通 过键槽连接有传动轮(7), 四个所述传动轮(7)通过输料带(8)传动连接, 所述输料带(8)外 壁阵列固定有隔板(9), 所述隔板(9)上端滑动套接有固定框(10), 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框 (10)之间固定有挡料网(11), 所述循环干燥机构(5)上防安装有集气罩(20), 集气罩(20)后 侧贯通连接有 连接气管(16), 所述连接气管(16)另一端与上端所述安装框(13)贯通固定连 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丹花蕊茶生产用烘干设备, 其特征在于: 外壳(1)内部 由上至下分别设置为一级干燥箱(2)、 二级干燥箱(3)、 三级干燥箱(4), 所述一级干燥箱 (2)、 二级干燥箱(3)、 三级干燥箱(4)中均安装有循环干燥机构(5), 所述外壳(1)与一级干 燥箱(2)、 二级干燥箱(3)、 三级干燥箱(4)通过固定块(28)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1)外壁一侧 安装有中控机构(2 9), 所述中控机构(2 9)与循环干燥机构(5)电性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牡丹花蕊茶生产用烘干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框 (13)底部两侧固定有固定架(12), 所述固定架(12)与对应的所述一级干燥箱(2)、 二级干燥 箱(3)、 三级干燥箱(4)固定连接, 所述 安装框(13)顶部一侧固定有扰流板(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牡丹花蕊茶生产用烘干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杆 (6)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一级干燥箱(2)、 二级干燥箱(3)、 三级干燥箱(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所述外壳(1)后侧固定安装有输料电机(34), 所述输料电机(34)与和传动杆(6)通过键槽连 接, 所述传动杆(6)前端通过键槽连接有传动链轮(22), 四个所述传动链轮(22)通过传动链 条(23)转动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牡丹花蕊茶生产用烘干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 一侧下端固定有安装板(30), 所述安装板(30)与外壳(1)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风机(31), 所述 风机(31)出气头与连接气管(16)通过通气管(32)贯通连接, 所述外壳(1)与安装板(30)底 部均固定有支撑腿(3 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牡丹花蕊茶生产用烘干设备, 其特征在于: 上下相邻 两个 挡料网(11)之间通过通料管(18)贯通连接, 所述通料管(18)与固定框(10)固定连接, 所述 固定框(10)外壁阵列固定有安装架(19), 所述安装架(19)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一级干燥箱 (2)、 二级干燥箱(3)、 三级干燥箱(4)固定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牡丹花蕊茶生产用烘干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料管 (18)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导料电机(2 4), 所述导料电机(2 4)输出端通过键槽连接有导料杆 (25), 所述导料杆(25)沿通料管(18)内部一端外壁固定有转筒(26), 所述转筒(26)外壁对 称固定有柔 性导料板(27)。 8.一种牡丹花蕊茶生产用烘干设备的使用方法, 基于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牡丹花蕊 茶生产用烘干设备实现,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操作中控机构(29), 打开风机(31), 将空气通过通气管(32)和连接气管(16)通 入安装框(13), 打开导料电机(24)和输料电机(34), 利用中控机构(29)控制循环干燥机构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420088 A 2(5)中各部件运行, 使一级干燥箱(2)、 二级干燥箱(3)、 三级干燥箱(4)中的温湿度传感器 (15)所检测的温度逐级递增; 步骤二: 将待干燥的牡丹花蕊投进外壳(1)顶部 的通料管(18)中, 打开导料电机(24), 导料电机(24)输出端带动导料杆(25)和转筒(26)转动, 转筒(26)带动柔性导料板(27)对牡 丹花蕊轻轻拨动, 使牡丹花蕊通过通料管(18)投进一级干燥箱(2)中的循环干燥机构(5) 上; 步骤三: 循环干燥机构(5)中, 输料电机(34)输出端带动传动杆(6)转动, 传动杆(6)带 动传动轮(7)和传动链轮(22)转动, 传动链轮(22)通过传动链条(23)带动其余四个传动轮 (7)转动, 转动的传动轮(7)带动输料带(8)转动, 输料带(8)运输牡丹花蕊由一端向另一端 移动, 而后牡丹花蕊在隔板(9)和挡料网(11)的限位下, 通过通料管(18)由一级干燥箱(2) 进入二级干燥箱(3), 最后进入三级干燥箱(4)中; 步骤四: 牡丹花蕊运输期间, 风机(31)泵入的空气首先进入三级干燥箱(4)中, 在三级 干燥箱(4)中被加热构件(14)加热, 而后进入三级干燥箱(4)的安装框(13)中, 而后由气孔 (21)喷出, 接着在相应的集气罩(20)的连接气管(16)的引导下进入二级干燥箱(3)中, 随后 又通过二级干燥箱(3)中对应的安装框(13)、 集气罩(20)和连接气管(16)的连接进入一级 干燥箱(2), 最后在一级干燥箱(2)中对应的集气罩(20)和连接气管(16)的引导下排出一级 干燥箱(2), 被加热的空气在由三级干燥箱(4)进入一级干燥箱(2)的过程中, 部 分热量被消 耗, 由此形成三级干燥箱(4)、 二级干燥箱(3)、 一级干燥箱(2)中的温度逐级递减的趋势; 步骤五: 一级干燥箱(2)中温度最低, 中控机构(29)控制一级干燥箱(2)中的输料带(8) 移速较慢, 先利用较低的温度对牡丹花蕊进行缓慢升温, 二级干燥箱(3)中温度适宜, 中控 机构(29)控制二级干燥箱(3)中的输料带(8)移速与一级干燥箱(2)中输料带(8)移速一致, 使牡丹花蕊在二级干燥箱(3)中被充分干燥, 三级干燥箱(4)中温度最高, 中控机构(29)控 制三级干燥箱(4)中的输料 带(8)快速移动, 对 牡丹花蕊进行进一 步的脱水干燥; 步骤六: 牡丹花蕊在干燥过程中, 温湿度传感器(15)时刻监控不同循环干燥机构(5)的 安装框(13)中的内部温度和湿度, 中控机构(29)通过控制不同循环干燥机构(5)中的加热 构件(14)的运行功 率, 统筹调控牡丹花蕊在经过一级干燥箱(2)、 二级干燥箱(3)、 三级干燥 箱(4)时所处的干燥温度, 干燥 好的牡丹花蕊通过三级干燥箱(4)下端的通料 管(18)排出。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420088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牡丹花蕊茶生产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牡丹花蕊茶生产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牡丹花蕊茶生产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牡丹花蕊茶生产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5:3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