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61273.2 (22)申请日 2022.06.30 (71)申请人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地址 523860 广东省东莞 市长安镇乌沙海 滨路18号 (72)发明人 廖彬材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三环 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专利代理师 骆浩华 (51)Int.Cl. F16C 11/04(2006.01) F16C 11/10(2006.01) H05K 5/02(2006.01) G09F 9/30(2006.01) H04M 1/02(2006.01)G06F 1/16(2006.01) (54)发明名称 转轴组件、 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转轴组件, 其包括基座、 联动件、 第一转动件及第二转动件, 联动件 连接于基座并 能沿第一方向相对于基座滑动, 联动件包括第一 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第一转动件转动地连接于 基座, 第一转动件与第一连接部之间通过第一螺 旋槽与第一传动部的配合转动地连接, 第一螺旋 槽设于第一转动件和第一连接部中的一者, 第一 传动部设于第一转动件和第一连接部中的另一 者; 第二转动件转动地连接于基座, 第二转动件 与第二连接轴之间通过第二螺旋槽与第二传动 部的配合转动地连接, 第二螺旋槽设于第二转动 件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一者, 第二传动部设于第二 转动件和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者, 第一螺旋槽与 第二螺旋槽的旋向相反。 本发明还提供了折叠壳 体及电子设备。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23页 附图26页 CN 115076216 A 2022.09.20 CN 115076216 A 1.一种转轴组件,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转轴组件 包括: 基座; 联动件, 连接于所述基座并能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 所述联动件包括第一 连接部和第二连接 部; 第一转动件, 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 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通过第 一螺旋槽与第一传动部的配合转动地连接, 所述第一螺旋槽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 一连接部中的一者, 所述第一传动部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中的另一者; 以及 第二转动件, 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 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轴之间通过第 二螺旋槽与第二传动部的配合转动地连接, 所述第二螺旋槽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第 二连接部中的一者, 所述第二传动部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者, 所述第一螺 旋槽与所述第二螺 旋槽的旋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 一转动件相对于所述第 一连 接部转动时, 所述第一传动部沿所述第一螺旋槽移动使得所述联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沿所 述第一方向滑动, 所述基座的滑动使所述第二传动部沿所述第二螺旋槽移动, 进而使所述 第二转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 部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转动件与 所述第一连接部之 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二连接部之 间的第二转 动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并且所述第一转动轴心线与第二转动轴心线彼此平行或重 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连接部及所述第 二连接部分 别位于所述联动件的中心线的两侧, 所述联动件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螺旋槽与 所述第二螺旋槽关 于所述中心线对称, 或者所述第一 转动件与所述第二 转动件关于所述中心线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连接部及所述第 二连接部沿 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联动件; 所述第一螺旋槽与所述第二螺旋槽在所述第一方 向上相互错 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连接部的外周壁设有所述第 一螺旋槽, 所述第一传动部转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螺旋槽, 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螺旋形 的 两个第一抵推面, 两个所述第一抵推面分别抵顶所述第一螺旋槽相对的两个第一内侧 面; 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周壁设有 所述第二螺旋槽, 所述第二传动部转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二螺 旋槽, 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螺旋形 的两个第二抵推面, 两个所述第二抵推面分别抵顶所述 第二螺旋槽相对的两个第二内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旋槽设于所述第一转动 件,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壁设有第一传动块, 所述第一传动部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连 接部, 所述第一传动块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螺旋槽中; 所述第二螺旋槽设于所述第二转 动件, 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周壁设有第二传动块, 所述第二传动部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 连接部, 所述第二传动块滑动地 容置于所述第二螺 旋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连接部的外周壁设有所述第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076216 A 2一螺旋槽, 所述第一传动部设有第一传动块, 所述第一传动部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 部, 所述第一传动块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螺旋槽中; 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周壁设有所述 第二螺旋槽, 所述第二传动部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二传动块滑动地容置 于所述第二螺 旋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转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圆弧 板, 所述第一圆弧板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心线共线, 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圆弧 板, 所述第二圆弧板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心线共线; 所述基座具有配合槽和设于所 述配合槽相对两端的止挡部, 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或所述第二传动部转动地容置于所述配 合槽中, 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或所述第二传动部相对的两端分别抵顶所述止挡部 。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基座之间通 过圆弧形的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部的配合转动地连接, 以限制所述第一传动部在所述第 一方向上 的移动, 所述第一限位槽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心线共线, 所述第一限位槽 设于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基座中的一者, 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基 座中的另一者; 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基座之 间通过圆弧形的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部的 配合转动地连接, 以限制所述第二传动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 的移动, 所述第二限位槽的轴 心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心线共线, 所述第二限位槽 设于所述第二传动部和所述基座中的一 者, 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二传动部和所述基座中的另一 者。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件与所述基座之间通过导 滑槽与导滑部的配合滑动地连接, 所述导滑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导滑槽设于所述 基座和所述联动件中的一 者, 所述导滑部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联动件中的另一 者。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定位机构, 所述 定位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定位件; 所述联动件还包括限位部, 当所述联动件相对于 所述基座滑动时, 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定位件之间的配合使所述联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限 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包括沿所述第 一方向设 置的第一限位段、 第二限位段及中间限位段, 所述中间限位段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段与所述 第二限位段之间; 其中, 当所述定位件定位于所述第一 限位段时, 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呈 完全展平状态; 当所述定位件定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段时, 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 件呈完全折叠状态; 当所述定位件定位于所述中间限位段时, 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 转动件呈中间折叠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和所述限位部中的一者 设置有齿条, 所述齿条 的齿牙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定位件和所述限位部中的另一者 设置有卡齿以用于与所述齿条相配合; 其中, 当所述卡齿定位于所述齿条的一端时, 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呈完 全展平状态; 当所述卡齿定位于所述齿条 的另一端时, 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 呈完全折叠状态; 当所述卡齿与所述齿条 的齿牙啮合时, 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 件呈中间折叠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包括弹性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076216 A 3

PDF文档 专利 转轴组件、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转轴组件、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第 1 页 专利 转轴组件、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第 2 页 专利 转轴组件、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6:0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