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33662.9
(22)申请日 2022.08.04
(71)申请人 山东大学
地址 250061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
17923号
(72)发明人 杨磊 王湃 马徐晋 盛祥超
王小龙
(74)专利代理 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 21
专利代理师 陈晓敏
(51)Int.Cl.
G01N 3/08(2006.01)
G01N 3/02(2006.01)
G01N 1/28(2006.01)
(54)发明名称
运营隧道围岩 -衬砌长期相互作用模拟试验
装置及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营隧道围岩 ‑衬砌长期
相互作用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属于隧道与地下
工程长期运维安全控制技术研究领域, 包括模型
试验箱体和恒压加载装置, 恒压加载装置包括加
载框架、 施力机构, 模型试验箱体位于加载框架
内, 施力机构包括上部施力机构和侧部施力机
构, 上部施力机构包括上部升降机、 第一丝杠和
上压板, 上部升降机和第一丝杆连接, 第一丝杠
端部和上压板连接; 侧部施力机构 包括侧部升降
机、 第二丝杠和侧压板, 侧部升降机和第二丝杠
连接, 第二丝杠端部和侧压板连接。 该装置能够
模拟不同围岩特性与地应力特征, 充分考虑围
岩‑衬砌相互作用变化的时效性规律, 较为真实
地反映长期加载条件下隧道围岩 ‑衬砌结构应力
和变形变化情况。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15436167 A
2022.12.06
CN 115436167 A
1.一种运营隧道围岩 ‑衬砌长期相互作用模拟试验装置, 其特征是, 包括模型试验箱体
和恒压加载装置, 恒压加载装置包括加载框架、 施力机构, 模型试验箱体位于加载框架内,
施力机构包括上部施力机构和侧部施力机构, 上部施力机构包括上部升降机、 第一丝杠和
上压板, 上部升降机和第一丝杆连接以带动其竖向移动, 第一丝杠端部和上压板连接; 侧部
施力机构包括侧部升降机、 第二丝杠和侧压板, 侧部升降机和第二丝杠连接以带动其水平
移动, 第二丝杠端部和 侧压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营隧道围岩 ‑衬砌长期相互作用模拟试验装置, 其特征是, 所
述上部升降机固定 于加载框架 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营隧道围岩 ‑衬砌长期相互作用模拟试验装置, 其特征是, 所
述侧部升降机固定 于加载框架侧部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营隧道围岩 ‑衬砌长期相互作用模拟试验装置, 其特征是, 所
述测力机构包括上部传感器, 上部传感器固定于第一丝杠末端与上压板之间, 上部传感器
与控制单 元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营隧道围岩 ‑衬砌长期相互作用模拟试验装置, 其特征是, 所
述测力机构还包括侧部传感器, 侧部传感器固定于第二丝杆末端与侧压板之间, 侧部传感
器与控制单 元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营隧道围岩 ‑衬砌长期相互作用模拟试验装置, 其特征是, 所
述模型试验箱体包括连接成箱体的底壁、 右侧 壁、 后侧壁、 前侧壁, 前侧壁以可拆卸 方式固
定连接在底壁, 上压 板设置于模型试验箱体顶部, 侧压 板设置于模型试验箱体侧部 。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营隧道围岩 ‑衬砌长期相互作用模拟试验装置, 其特征是, 所
述前侧壁设置用于观测模型试验箱体内部的观测组件, 观测组件包括透明亚克力板, 透明
亚克力板固定 于安装框架内, 安装框架与底壁可拆卸连接 。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营隧道围岩 ‑衬砌长期相互作用模拟试验装置, 其特征是, 所
述加载框架包括立柱和底板, 立柱设置相对的两组, 两组立柱之间连接底板, 立柱上部之间
设置连接件 Ⅰ, 立柱下部之间设置用于支撑的连接件 Ⅱ。
9.如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运营隧道围岩 ‑衬砌长期相互作用模拟试验装置的试
验方法, 其特 征是, 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模型试验箱体的拼装, 对模型试验箱体进行填料, 布置监测元件, 将隧道衬砌结构
进行预埋设;
待填料达到设定高度后, 将前侧壁固定在底壁, 进行试验箱体的组合, 并将上压板调节
至填料顶部位置;
待模型整体铺设完成后, 进入 模型整体养护阶段;
在对模型整体养护完成后, 运用施力机构进行恒压加载试验, 试验完成后得到试验数
据, 并分析 数据从而得到 长期加载 条件下隧道围岩 ‑衬砌结构应力和变形变化情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验方法, 其特征是, 根据隧道断面形状和试验选择的相似比,
确定前侧壁透明亚克力板的预留孔径的大小和位置, 在透明亚克力板设置预留孔。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436167 A
2运营隧道围岩 ‑衬砌长期相互作用模拟试验装 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隧道与地下工程长期运维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运营隧道围岩 ‑衬砌长期相互作用模拟试验 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 术,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 术。
[0003]随着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的增多, 在公路、 铁路、 市政等领域有大量隧
道投入运营。 在隧道运营过程中, 围岩与衬砌结构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模式, 成为影响隧道
结构长期安全的关键因素。 在环境荷载作用下, 围岩产生 蠕变效应, 导致衬砌结构承受的围
岩压力不断增大, 进而出现衬砌变形、 开裂甚至失效等问题。 另一方面, 衬砌结构的变形破
坏又会影响围岩受力变形状态, 导致围岩 ‑衬砌相互作用模式发生变化。 因此, 研究考虑蠕
变影响下 的围岩‑衬砌结构相互作用机制, 可为运营隧道的长期服役状态判别与灾害防控
提供理论与技 术指导。
[0004]模型试验是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广泛采用的重要研究手段, 可为理论分析与数值
模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然而, 现有隧道模型试验方法大多将围岩与隧道结构分开研究, 对
围岩‑衬砌相互作用研究也缺乏对于长期服役性能的考虑。 此外, 现有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存
在体积大、 操作复杂、 加载灵活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营 隧道围岩 ‑衬砌长期相
互作用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该装置能够 模拟不同围岩特性与地应力特征, 充分考虑围岩 ‑
衬砌相互作用变化的时效性规律, 较为真实地反 映长期加载条件下隧道围岩 ‑衬砌结构应
力和变形变化情况。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 术方案来实现:
[0007]第一方面, 本 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营隧道围岩 ‑衬砌长期相互作用模拟试验装置, 包
括模型试验箱体和恒压加载装置, 恒压加载装置包括加载框架、 施力机构, 模型试验箱体位
于加载框架内, 施力机构包括上部施力机构和侧部施力机构, 上部施力机构包括上部升降
机、 第一丝杠和上压板, 上部升降机和 第一丝杆连接以带动其竖向移动, 第一丝杠端部和上
压板连接; 侧部施力机构包括侧部升降机、 第二丝杠和侧压板, 侧部升降机和 第二丝杠连接
以带动其水平 移动, 第二丝杠端部和 侧压板连接。
[0008]作为进一 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上部 升降机固定 于加载框架 顶部。
[0009]作为进一 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侧部 升降机固定 于加载框架侧部 。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测力机构包括上部传感器, 上部传感器固定于第一
丝杠末端与上压 板之间, 上部传感器与控制单 元连接。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测力机构还包括侧部传感器, 侧部传感器固定于第
二丝杆末端与侧压 板之间, 侧部传感器与控制单 元连接。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15436167 A
3
专利 运营隧道围岩-衬砌长期相互作用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6:3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