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01521.9 (22)申请日 2022.07.28 (71)申请人 西安高压电器 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西二环北段18 号 (72)发明人 井谦 张长征 刘于新 刘志强  何远华 刘云蔚 彭静 钟广林  危鹏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20 0 专利代理师 朱海临 (51)Int.Cl. G01N 3/08(2006.01) G01N 3/02(2006.01) G01B 11/16(2006.01)G01N 3/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芯棒的压缩弹性模量测试装置及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压缩弹性模量测试技术领域, 涉 及一种芯棒的压缩弹性模量测试装置, 包括试验 机和放置在试验机上的压缩变形测量装置; 压缩 变形测量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支撑 杆、 载物台和下支撑杆, 载物台包括下基座、 上基 座和连接杆, 上基座和连接杆连接; 在下基座上 安装有两个光栅尺, 两个光栅尺连接测控系统; 上支撑杆安装在上基座内, 在上支撑杆内安装有 可移动加载体, 在可移动加载体内开有圆柱孔, 在圆柱孔的底端开有半球形孔, 在半球形孔内安 装有平衡球; 在圆柱孔内安装有加载杆, 加载杆 的上端伸出可移动加载体, 加载杆的下端开有半 球形孔, 两个 半球形孔形成用于容纳平衡球的空 间。 解决了目前压缩弹性模量测试准确度低和结 果偏差大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 CN 115165574 A 2022.10.11 CN 115165574 A 1.一种芯棒的压缩弹性模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试验机和放置在试验机上的 压缩变形测量装置; 压缩变形测量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支撑杆(71)、 载物台和下支撑杆(72), 载物台包括下基座(14)、 上基座(16)和连接杆(15), 上基座(16)和连接杆(15)连接, 下基座 (14)上用于放置待测样 品; 在下基座(14)上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光栅尺(5)和第二光栅 尺(6); 第一 光栅尺(5)和第二 光栅尺(6)连接有测控系统(12); 上支撑杆(71)安装在 上基座(16)内, 在 上支撑杆(71)内安装有可移动加载体(3), 在 可 移动加载体(3)内开有圆柱孔(33), 在圆柱孔(33)的底端开有半球形孔(34), 在半球形孔 (34)内安装有平衡 球(4); 在圆柱孔(33)内安装有加载杆(1), 加载杆(1)的上端伸出可移动加载体(3), 加载杆 (1)的下端开有半球形孔(34), 两个半球形孔(34)形成用于容纳平衡 球(4)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棒的压缩弹性模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试验机采用 电子万能材 料试验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棒的压缩弹性模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试验机包括 试验机主体框架(8)、 可移动加载横梁(9)、 上压板(10)和下压板(11), 可移动加载横梁(9) 设置在试验机主体框架(8)上端, 上压板(10)固定连接在可移动加载横梁(9)的下方, 下压 板(11)固定连接在试验机主体框架(8)的下部; 下支撑杆(72)与下压 板(11)同轴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棒的压缩弹性模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圆柱孔 (33)的顶端安装有用于锁紧加载 杆(1)的锁 径定位圈(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芯棒的压缩弹性模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锁径定位圈 (2)为阶梯杆, 在阶梯杆内开有与加载 杆(1)外径相同的通 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棒的压缩弹性模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可移动加载 体(3)包括圆柱杆(31)体和手柄(32), 手柄(32)横向贯 穿在圆柱杆(31)体下端; 手柄(32)位于上基座(16)与下基座(1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棒的压缩弹性模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基座(16) 与下基座(14)均为圆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棒的压缩弹性模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连接杆(15) 设置有4根, 2根位于下基座(14)一侧, 其余2根位于下基座(14)另一侧, 第一光栅尺(5)的探 头位于其中2根连接杆(15)中间, 第二 光栅尺(6)的探 头位于另外2根连接杆(15)中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棒的压缩弹性模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下基座 (14)上的上表面上 预制有三个不 等径的圆。 10.基于权利要求1 ‑9任意一项所述芯棒的压缩弹性模量测试装置的一种芯棒的压缩 弹性模量测试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晃动加载杆(1), 确 保加载杆(1)、 平衡球(4)与圆柱孔(33)底端的半球孔之间 接触良好, 之后将压缩变形测量装置放在试验机上, 保证压缩变形测量装置与试验机的中 心对齐, 并将第一 光栅尺(5)和第二 光栅尺(6)的传输线与测控系统(12)连接; 步骤二、 打开试验机, 将可移动加载体(3)向上抬起, 将芯棒试样放置在下基座(14)的 中心处, 将可移动加载体(3)放下, 直至可移动加载体(3)的底端与芯棒上表 面接触, 此时可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165574 A 2移动加载体(3)的底端与第一 光栅尺(5)和第二 光栅尺(6)的测量端接触; 打开测控系统(12), 开始测量压缩弹性模量, 压缩负荷方向传递至加载杆(1), 加载杆 (1)借助平衡球(4)传递至可移动加载体(3), 此时压缩负荷通过可移动加载体(3)最终施加 至芯棒试样, 当芯棒试样的两端不平行时, 依靠平衡球(4)使压缩方向始终与芯棒试样轴线 同向; 压缩弹性模量的测试分为两步: 第一步: 测量芯棒试样的压缩 破坏负荷值, 记录此破坏 负荷值; 第二步: 放入 同一批制备的其它芯棒试样后, 试验机开始加载, 施加初始载荷, 此时将 第一光栅尺(5)和第二光栅尺(6)初始数值清零, 继续增加 压缩负荷, 直至施加的压缩负荷 增大至压缩破坏负荷值的50%时, 停止增加压缩负荷, 测取此时两个光栅尺的数值, 压缩变 形量为两个光 栅尺的平均值, 测控系统(12)自动得 出压缩弹性模量。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165574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芯棒的压缩弹性模量测试装置及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芯棒的压缩弹性模量测试装置及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芯棒的压缩弹性模量测试装置及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芯棒的压缩弹性模量测试装置及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6:3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