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5715 0.9
(22)申请日 2022.07.20
(71)申请人 成都飞机工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 都市青羊区黄田坝
纬一路88号
(72)发明人 许飞 吴世芳 张喜娟 董先莹
曾瑾 陈锴 王岑
(74)专利代理 机构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 21
专利代理师 张迪
(51)Int.Cl.
G01N 3/08(2006.01)
G01N 3/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小部件静强度试验的加载装置及其使
用方法、 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小部件静强度试验的加载装
置及其使用方法、 应用, 主要包括顶板、 底部、 支
撑杆、 可动板和动力机构, 所述可动板设置有第
一贯穿孔;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
接; 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可动板的第一
贯穿孔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杆上附着
有应变测量元件; 所述动力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顶
板连接; 所述动力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动板固
定连接。 本申请将动力机构和载荷测试机构融为
一体, 大大降低了结构的复杂性, 提供出体积小,
便携性高的试验装置, 同时, 机械式结构无需额
外电机驱动, 通过与可动板、 支撑杆和支撑杆上
的应变测量元件的配合, 大大降低了设备使用条
件, 可适用于简易的外场环境测试, 精确度高, 便
于推广。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6页
CN 115356195 A
2022.11.18
CN 115356195 A
1.一种小部件静强度试验的加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顶板 (1) 、 底板 (2) 、 支撑杆
(3) 、 可动板 (4) 和动力机构 (5) ;
所述可动板 (4) 设置有第一 贯穿孔 (41) ;
所述支撑杆 (3) 的一端与所述底板 (2) 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杆 (3) 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可
动板 (4) 的第一贯穿孔 (41) 与所述顶板 (1) 固定连接; 所述顶板 (1) 、 所述可动板 (4) 和所述
底板 (2) 相对设置; 所述支撑杆 (3) 上附着有应 变测量元件 (31) ;
所述动力机构 (5) 的一端与所述顶板 (1) 连接; 所述动力机构 (5) 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动
板 (4) 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机构 (5) 为连杆机构、 丝杠螺母机构、 齿轮齿条机构、 齿轮传动机
构或剪叉机构;
所述可动板 (4) 与所述底板 (2) 之间用于放置待测部件; 通过调节所述动力机构 (5) 能
够带动所述可动板 (4) 向靠 近或远离所述底板 (2) 方向移动进 而给与待测部件施压或泄压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部件静强度试验的加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 (1) 与
所述底板 (2) 相对平行设置, 所述支撑杆 (3) 分别与所述顶板 (1) 、 所述底板 (2) 垂直设置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部件静强度 试验的加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两个所
述支撑杆 (3) , 同时, 所述可动板 (4) 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杆 (3) 数量相同的所述第一贯穿孔
(41) , 每个所述支撑杆 (3) 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贯穿孔 (41) , 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杆 (3) 上附着
设置有应 变测量元件 (31)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部件静强度试验的加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机构
(5) 包括顶部安装基座 (51) 、 底部安装基座 (52) 、 第一侧部安装基座 (53) 、 第二侧部安装基
座 (54) ; 还 包括第一臂 (5 5) 、 第二臂 (5 6) 、 第三臂 (57) 和第四臂 (58) ; 以及横撑杆 (59) ;
所述顶部安装基座 (51) 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 (1) 上; 所述底部安装基座 (52) 固定连接
在所述底板 (2) 上;
所述横撑杆 (59)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横撑杆 (59) 两端的外螺纹的旋转方向
相反;
所述第一侧部安装基座 (53) 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贯穿孔 (531) , 所述第二贯穿孔 (531) 内
壁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第二贯穿孔 (531) 的内螺纹与所述横 撑杆 (59) 一端的外螺纹适配; 所
述第二侧部安装基座 (54) 的中部设置有第三贯穿孔 (541) , 所述第三贯穿孔 (541) 内壁设置
有内螺纹, 所述第三 贯穿孔 (541) 的内螺纹与所述横撑杆 (59) 另一端的外 螺纹适配;
所述第一臂 (55) 的一端与所述顶部安装基座 (51) 铰接, 所述第一臂 (55) 的另一端与所
述第一侧部安装基座 (53) 铰接; 所述第二臂 (56) 的一端与所述顶部安装基座 (51) 铰接, 所
述第二臂 (56) 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部安装基座 (54) 铰接; 所述第三臂 (57) 的一端与所述
底部安装基座 (52) 铰接, 所述第三臂 (57) 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 部安装基座 (53) 铰接; 所
述第四臂 (58) 的一端与所述底部安装基座 (52) 铰接, 所述第四臂 (58) 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
侧部安装基座 (54) 铰接;
所述第一臂 (55) 与所述第三臂 (57) 设置在 所述横撑杆 (59) 的两侧; 所述第二臂 (56) 与
所述第四臂 (58) 设置在所述横撑杆 (59) 的两侧;
通过旋转所述横撑杆 (59) 能够通过螺纹结构带动所述第一臂 (55) 和所述第三臂 (57)
同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臂 (56) 和所述第四臂 (58) , 所述所述第二臂 (56) 和所述第四臂
(58) 也同时对应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臂 (55) 和所述第三臂 (57) , 从而能够带动所述可动板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356195 A
2(4) 向靠 近或远离所述底板 (2) 方向移动进 而给与待测部件施压或泄压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部件静强度试验的加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臂
(55) 、 所述第二臂 (56) 、 所述第三臂 (57) 、 所述第四臂 (58) 、 所述第二侧部安装基座 (54) 、 所
述第一侧 部安装基座 (53) 、 以及所述横撑杆 (59) 在同一平面或相对平行平面内运动; 所述
第一臂 (55) 与所述第三臂 (57) 之间形成的夹角不小于10 °; 所述第二臂 (56) 与所述第四臂
(58) 之间形成的夹角不小于1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部件静强度试验的加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机构
(5) 包括竖撑杆 (591) , 所述竖撑杆 (591) 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顶板 (1) 的中部设置有
第四贯穿孔 (11) , 所述第四贯穿孔 (11) 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第四贯穿孔 (11) 的内螺
纹与所述竖撑杆 (591) 的外螺纹适配; 所述竖撑杆 (591) 带有外螺纹的一端穿过所述第四贯
穿孔 (11) , 所述竖撑杆 (591) 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动板 (4) 固定连接, 所述竖撑杆 (591) 上设置
有螺母 (5911) , 通过旋转所述螺母 (5911) 能够调节所述顶板 (1) 与所述可动板 (4) 的相对距
离, 从而能够带动所述可动板 (4) 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 (2) 方向移动进而 给与待测部件施
压或泄压 。
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的小部件静强度 试验的加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应变测量元件 (31) 设置在靠 近所述底板 (2) 的位置 。
8.一种如权利要求1 ‑7任意一项所述的小部件静强度试验的加载装置的使用方法, 其
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将力学传感器置于所述底板 (2) 上, 利用所述动力机构 (5) 向所述可动板 (4) 进
行若干次加载, 获取力学传感器受力值与所述应变测量元件 (31) 显示的应变值的曲线关
系;
步骤2、 通过步骤1 获取的曲线关系, 计算力的设计加载值对应的设计 应变值;
步骤3、 将待测部件置于所述底板 (2) 上, 利用所述动力机构 (5) 向所述可动板 (4) 加载
至设计应变值, 观察所述待测部件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部件静强度试验的加载装置的使用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当加载试验装置仅含有一个所述支撑杆 (3) , 所述支撑杆 (3) 上附着有所述应变测量元
件 (31) ; 所述步骤1中, 将力 学传感器置于所述底板 (2) 上, 利用所述动力机构 (5) 向所述可
动板 (4) 进行若干次加载施加压力, 每次施加压力即可获得一组受力值 ‑应变值的数据, 多
次不同压力值加载后, 获得多组受力值 ‑应变值数据, 从而获取 受力值‑应变值的曲线关系,
即为力学传感器受力值与所述应 变测量元件显示的应 变值的曲线关系;
当加载试验装置含有n (n为≥2的自然数) 个所述支撑杆 (3) , 其中m (m为自然数, 2≤m≤
n) 个所述支撑杆 (3) 上附着有所述应变测量元件 (31) , 所述步骤1中, 将力 学传感器置于所
述底板 (2) 上, 利用所述动力机构 (5) 向所述可动板 (4) 进行若干次加载施加压力, 每次施加
压力即可获得 受力值和m个应变值, 对m个应变值求平均值, 获取一组受力值 ‑平均应变值的
数据, 多次不同压力值加载后, 获取多组受力值 ‑平均应变值数据, 从而
专利 一种小部件静强度试验的加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6: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