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40970.7 (22)申请日 2022.07.18 (71)申请人 福建创盛建 设有限公司 地址 350800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下祝乡 学府路2号- 302号 申请人 福建江夏学院 (72)发明人 林育芳 李林 刘志伟 陈文曦  陈景 王梅 吴昊 翁庆智  王景洲 林斌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6129 专利代理师 文珊 (51)Int.Cl. G01N 3/24(2006.01) G01N 3/02(2006.01)G01N 3/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联肢剪力墙连梁损伤检测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连梁损伤检测技术领域, 且公开 了一种联肢剪力墙连梁损伤检测方法, 解决了当 检测多个面时, 需要对 联肢剪力墙的连梁进行翻 转, 实际操作较为不便, 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 强度, 不便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其包括底座和检 测设备本体, 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操作台, 操作 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 两个侧板通过齿 板连接, 齿板上设有滚轮滑动单元, 齿板和底座 通过定位滑动组件连接, 齿板上设有第一齿轮, 第一齿轮和齿板相啮合, 第一齿轮的一侧固定连 接有第一转轴, 第一转轴和底座通过转动件连 接; 连梁水平方向移动时, 检测设备本体围绕连 梁旋转, 全方位的对连梁上的不同位置进行检 测, 不需要 对连梁进行翻转, 提高了 便利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7页 CN 115219352 A 2022.10.21 CN 115219352 A 1.一种联肢剪力墙连梁损伤检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通过损伤检测装置的竖直高度调节机构驱动第二夹板(29)下移, 使得第二夹板 (29)顶部的水平位置与第二 托板(28)顶部的水平位置一 致; S2: 工作人员把连梁的两端分别放置于第一托板(26)和第二托板(28)的顶部, 且连梁 的一端和第一夹 板(25)的一侧相接触; S3: 通过竖直高度调节机构驱动第二夹板(29)上移, 使得第二夹板(29)移动至连梁远 离第一夹板(25)的一端, 通过伸缩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活动板(27)移动, 使得第二夹板(29) 朝向第一夹 板(25)移动, 进 而使得第二夹 板(29)和第一夹 板(25)夹持住连梁; S4: 通过电机(9)驱动蜗杆(8)旋转, 使得蜗杆(8)驱动蜗轮(7)旋转, 进而使得第一转轴 (6)驱动第一齿轮(5)旋转, 第一齿轮(5)驱动齿板(4)水平方向平稳移动, 进而使得操作台 (2)和连梁水平方向移动; S5: 蜗杆(8)旋转时, 通过蜗杆(8)驱动第二锥形齿轮(14)旋转, 进而使得第二锥形齿轮 (14)驱动第一锥形齿轮(13)旋转, 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3)驱动第二转轴(12)和第二齿轮 (10)旋转; S6: 通过第二齿轮(10)驱动齿轮环(11)旋转, 从而使得检测设备本体(30)旋转, 连梁水 平方向移动时, 检测设备本体(3 0)围绕连梁旋转, 全方位的对连梁上的不同位置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肢剪力墙连梁损伤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损伤检 测装置包括底座(1)和检测设备本体(30), 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操作台(2), 操作台(2)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侧 板(3), 两个侧板(3)通过齿板(4)连接, 齿板(4)上设有滚轮滑动 单元, 齿板(4)和底座(1)通过定位滑动组件连接, 齿板(4)上设有第一齿轮(5), 第一齿轮 (5)和齿板(4)相 啮合, 第一齿轮(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 第一转轴(6)和底座 (1)通过转动件连接, 第一转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7 ), 底座(1)的顶部设有电机 (9), 电机(9)的输出端设有蜗杆(8), 蜗杆(8)和蜗轮(7)相啮合, 操作台(2)的上方设有齿轮 环(11)和第二齿轮(10), 第二齿轮(10)和齿轮环(11)相啮合, 齿轮环(11)和底座(1)通过旋 转器连接, 第二齿轮(10)和蜗杆(8)通过齿轮传动组件连接, 检测设备本体(30)和齿轮环 (11)的一侧固定连接, 操作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25), 第一夹板(25)的一侧固 定连接有第一托板(26), 操作台(2)上设有第一活动板(27), 第一活动板(27)和操作台(2) 通过伸缩驱动机构连接, 第一活动板(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托板(28), 第一活动板 (27)上设有第二夹 板(29), 第二夹 板(29)和第一活动板(27)通过 竖直高度调节机构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肢剪力墙连梁损伤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传 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齿轮(10)一侧的第一固定板(15), 第一固定板(15)和底座(1)固定 连接, 第一固定板(15)的一侧设有第二转轴(12), 第二转轴(12)和第一固定板(15)通过第 一轴承(16)连接, 第二转轴(12)贯穿第二齿轮(10), 且第二转轴(12)和第二齿轮(10)固定 连接, 第二转轴(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3), 蜗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 锥形齿轮(14), 第一锥形齿轮(13)和第二锥形齿轮(14)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联肢剪力墙连梁损伤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固 定板(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7), 蜗杆(8)贯穿第二固定板(17), 且蜗杆(8)和 第二固定 板(17)的贯 穿处设有第二轴承(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联肢剪力墙连梁损伤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器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219352 A 2包括设置于操作台(2)上方的固定环(19), 且齿轮环(11)套设于固定环(19)的外部, 齿轮环 (11)和固定环(19)通过第三轴承(20)连接, 固定环(19)和底座(1)通过固定架(21)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肢剪力墙连梁损伤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滑 动组件包括设置于齿板(4)一侧的第一支撑板(22), 第一支撑板(22)和齿板(4)固定连接, 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2 4), 两个连接板(24)之间通过定位板(23)连接, 且 定位板(23)贯穿第一支撑板(22), 滚轮滑动单元包括若干对称设置于齿板(4)两侧的连接 块(33), 连接块(33)和齿板(4)固定连接, 连接块(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34), 滚轮 (34)和底座(1)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肢剪力墙连梁损伤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件 包括设置于底座(1)顶部的第二支撑板(31), 第二支撑板(31)和底座(1)固定连接, 第一转 轴(6)贯穿第二支撑 板(31), 第一 转轴(6)和第二支撑 板(31)的贯 穿处设有第四轴承(3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肢剪力墙连梁损伤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驱 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台(2)底部的固定座(36), 固定座(36)和操作台(2)固定连接, 操作 台(2)上开设有矩形孔(37), 第一活动板(27)贯穿矩形孔(37), 且第一活动板(27)的两侧分 别与矩形孔(37)的两侧内壁相接触, 第一活动板(27)和固定座(36)通过液压伸缩 杆(35)连 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肢剪力墙连梁损伤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直高 度调节机构包括推板(38), 第二托板(28)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9), 第一活动板(27)上开设 有凹槽(40), 凹槽(40)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通孔(41), 第二夹板(29)贯穿第一通孔(39), 且第二夹板(29)的底端插接于凹槽(40)内, 推板(38)的一侧和第二夹板(29)的一侧固定连 接, 且推板(38)贯穿第二通孔(41), 第二夹板(29)的底部和凹槽(40)的底部内壁通过若干 压缩弹簧(42)连接, 第一活动板(27)上设有与推板(38)相配合的锁死 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联肢剪力墙连梁损伤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死 单元包括设置于第一活动板(27)一侧的第三支撑板(43)和第二活动板(44), 第三支撑板 (43)和第一活动板(27)固定连接, 第三支撑板(43)贯穿第二活动板(44), 第二活动板(44)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45), 第三支撑板(43)远离第一活动板(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脱 板(46)。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219352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联肢剪力墙连梁损伤检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联肢剪力墙连梁损伤检测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联肢剪力墙连梁损伤检测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联肢剪力墙连梁损伤检测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6:4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