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14125.2
(22)申请日 2022.07.12
(71)申请人 太原理工大 学
地址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迎泽
西大街79号
(72)发明人 王凯迪 刘元珍 郭耀东 王朝旭
边昊博
(74)专利代理 机构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1410 0
专利代理师 曹一杰
(51)Int.Cl.
G01N 3/12(2006.01)
G01N 3/56(2006.01)
G01N 3/02(2006.01)
G01N 3/04(2006.01)G01N 17/00(2006.01)
G01N 1/44(2006.01)
(54)发明名称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能实验装
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
土耐久性能实验装置, 包括底座, 底座顶面中央
处固定有水槽, 水槽内设有圆盘等。 通过液压缸
以及第一筒体的设置, 可在对试块施加持续荷载
的同时, 进一步对其进行渗透性侵蚀相关实验;
可拆卸垫板的设置能满足不同荷载加载方式的
需求; 通过多箱体以及水龙头的组合设置, 能进
一步模拟实际服役环境中海水、 地下水等水体流
动带来的物理冲刷作用; 风机及U形箱 体的设置,
可有效加快试块的烘干速度, 为后续加速干湿循
环实验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通过PLC控制器的设
置, 将试块放置在筒体内后, 该装置可自动重复
上述试块的溶液侵蚀和烘干相关流程, 从而实现
试块在持续荷载下和干湿交替作用下的自动化
实验工作。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CN 115165592 A
2022.10.11
CN 115165592 A
1.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能实验装置, 包括底座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
(1) 顶面中央处固定有水槽 (2) , 所述水槽 (2) 内设有圆盘 (3) , 所述圆盘 (3) 底 面四侧对称固
定有支撑板 (4) , 所述支撑板 (4) 底端与水槽 (2) 内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圆盘 (3) 外侧固定套
有圆环 (5) , 所述圆环 (5) 顶面均匀地开设有多个通孔, 所述圆环 (5) 外侧固定套有筒体 (7) ,
所述圆环 (5) 顶面固定贴附有过滤网 (6) ; 所述圆盘 (3) 正上方设有第一筒体 (9) , 所述第一
筒体 (9) 底端固定 设有密封圈, 密封圈底端与圆盘 (3) 顶 面贴合; 所述第一筒体 (9) 一侧固定
安装有水泵 (14) , 所述水泵 (14) 的进水口上固定连接有L形管 (16) , L形管 (16) 的一端与水
泵 (14) 的进水口相连接, 另一端插入水槽 (2) 内; 水泵 (14) 的出水口连接有连接管 (15) , 连
接管 (15) 出水口由第一筒体 (9) 顶部伸入; 所述第一筒体 (9) 另一侧固定有罩体 (17) , 所述
罩体 (17) 底部为开口状, 所述罩体 (17) 内的第一筒体 (9) 侧壁顶部开设有溢流口 (12) ; 所述
第一筒体 (9) 内设有平板 (26) , 所述平板 (26) 底面四侧分别固定有竖杆 (27) , 所述平板 (26)
正下端设有横板 (28) , 所述竖杆 (27) 底端穿透横板 (28) 并固定有挡圈 (29) , 所述竖杆 (27)
与横板 (28) 接触处滑动连接, 所述横板 (28) 顶面与平板 (26) 底面之间固定设有四个弹簧
(30) , 四个弹簧 (30) 分别套设在四个竖杆 (27) 上, 所述横板 (28) 底面四侧分别固定有第一
支撑板 (31) , 所述第一支撑板 (31) 底端与圆盘 (3) 顶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筒体 (9) 正上端
设有套筒 (32) , 所述套筒 (32) 的轴心线与第一筒体 (9) 的轴心线一致, 所述套筒 (32) 内套设
有第一套筒 (33) , 所述套筒 (32) 顶面和底端均 贴合有限位圈 (34) , 所述限位圈 (34) 固定套
在第一套筒 (33) 上; 所述套筒 (32) 一侧固定有连接板 (36) , 所述套筒 (32) 另一侧固定有第
一安装板 (37) , 所述第一套筒 (33) 底部四侧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杆 (40) , 所述第一连接杆
(40) 倾斜设置, 四个第一连接杆 (40) 底端分别与第一筒体 (9) 顶 面四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
套筒 (33) 内滑动套有导向杆 (41) , 所述导向杆 (41) 底端 固定安装有液压缸 (42) , 所述液压
缸 (42) 的伸缩端上安装有能够更换的垫板 (43) ; 所述导向杆 (41) 在位于第一套筒 (33) 上方
部分的一侧竖直开设有第一T形滑槽 (47) , 所述第一T形滑槽 (47) 内滑动设有第一T形滑块
(48) , 所述第一T形滑块 (48) 侧 端伸出第一T形滑槽 (47) 固定有L形连接杆 (49) , 所述L形连
接杆 (49) 的一端与第一T形滑块 (48) 相连接, 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板 (37) 顶 面固定连接, 所述
导向杆 (4 1) 在位于第一套筒 (33) 上方部分的另一侧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板 (67) , 所述第一
固定板 (67) 底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 杆 (68) , 所述电动伸缩 杆 (68) 的伸缩端与连接板 (36)
顶面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杆 (41) 顶端固定有L型支架 (50) , 所述L型支架 (50) 底端与底 座 (1)
顶面一侧固定连接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能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罩体 (17) 内设有若干个箱体 (11) , 若干个箱体 (11) 从上到下依次排列设置, 且相邻两个箱
体 (11) 之间的间距相等设置, 所述箱体 (11) 一侧呈开口状, 箱体 (11) 设有开口一侧穿透第
一筒体 (9) 侧壁并与第一筒体 (9) 内部空腔连通, 每个箱体 (11) 另一侧均固定有若干个水龙
头 (18) , 所述水龙头 (18) 为球阀式水龙头, 所述水龙头 (18) 的球阀拧转轴上固定安装有齿
轮 (19) , 每个箱 体 (11) 上方均设有一个连接在第一筒体 (9) 侧壁上的安装板 (13) , 所述安装
板 (13) 底面开设有T形滑槽 (20) , 所述T形滑槽 (20) 内滑动设有T形滑块 (21) , 所述T形滑块
(21) 底端伸出T形滑槽 (20) 并固定有齿条 (22) , 所述齿条 (22) 与齿轮 (19) 啮合, 所述齿条
(22) 侧端穿透罩体 (17) 内壁并与其接触处滑动连接, 所述罩体 (17) 侧端固定有C形板 (23) ,
所述C形板 (23) 上均匀的横向贯穿设有若干个螺纹杆 (24) , 所述螺纹杆 (24) 与C形板 (23) 接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165592 A
2触处螺纹连接, 若干个螺纹杆 (24) 的数量与齿条 (22) 的数量一致, 所述螺纹杆 (24) 一端固
定有把手 (25) , 所述螺纹杆 (24) 另一端上固定套有轴承, 轴承内环与螺纹杆 (24) 固定连接,
且螺纹杆 (2 4) 侧端的轴承镶嵌固定在相对应齿条 (22) 的侧端上, 轴承外环与齿 条 (22) 固定
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能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一套筒 (33) 与套筒 (32) 旋转连接, 第一套筒 (33) 上固定套有齿环 (35) , 所述第一安装板
(37) 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机 (38) , 所述电机 (38) 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 (39) , 所述第一
齿轮 (39) 与齿环 (35) 啮合; 所述液压缸 (42) 外侧固定套设有环形管 (44) , 所述环形管 (44)
底部均匀地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45) , 所述环形管 (44) 顶端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接杆 (46) 与
第一套筒 (33) 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环形 管 (44) 顶端与连接管 (15) 出 水口相连接;
所述第一筒体 (9) 的轴心线与圆盘 (3) 的轴心线一致, 所述第一筒体 (9) 底部开设有环
形凹槽 (10) , 所述环形凹槽 (10) 的轴心线与第一筒体 (9) 的轴心线一致, 所述环形凹槽 (10)
内插入有定位环 (8) , 所述定位环 (8) 与环形 凹槽 (10) 旋转连接, 所述定位环 (8) 的轴心线与
环形凹槽 (10) 的轴心线一致, 所述定位环 (8) 底端与圆盘 (3) 顶 面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环 (8)
顶面均匀地镶嵌有多个滚珠, 滚珠与定位环 (8) 接触处旋转连接, 且滚珠顶端与环形凹槽
(10) 内顶面贴合; 密封圈固定在环形凹槽 (10) 槽口两边的底部 。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能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L型支架 (50) 的横向支架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滑轮 (63) ; 所述L型支架 (50) 内侧固定安装有
风机 (53) , 所述风机 (53) 的出风口上固定连接有三通管 (54) , 所述水槽 (2) 两端处分别设有
固定板 (55) , 每个固定板 (55) 上横向贯穿设有两个滑杆 (56) , 两个滑杆 (56) 朝向第一筒体
(9) 一端固定有同一个U形箱体 (57) , 所述U形箱体 (57) 内侧均匀地
专利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能实验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6:4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