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03189.2
(22)申请日 2022.07.07
(71)申请人 福建创盛建 设有限公司
地址 350800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下祝乡
学府路2号- 302号
申请人 福建江夏学院
(72)发明人 林斌 李林 林育芳 刘志伟
陈文曦 陈景 王梅 吴昊
翁庆智 王景洲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6129
专利代理师 陈梅
(51)Int.Cl.
G01M 5/00(2006.01)
G01N 3/08(2006.01)G01N 3/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框架梁刚度损伤检测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框架梁检测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
一种框架梁刚度损伤检测方法。 以解决没有办法
实现不同规格的框架梁的检测的技术问题。 包括
机架组件, 还包括固定组件、 间距调节组件、 动力
组件和检测组件, 固定组件滑动安装在机架组件
上, 间距调节组件安装在机架组件上, 动力组件
安装在机架组件 上, 间距调节组件与固定组件相
连接, 检测组件与动力组件相连接, 检测组件安
装在机架组件 上, 通过倾斜开口驱动着连接滑子
在矩形开口的内端滑动, 进而使得多个连接滑子
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 进而通过连接滑子之间间
距的变化, 进而使得连接滑子 之间可以滑动不同
粗细的框架梁, 进而实现对不同粗细的框架梁的
检测。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0页
CN 115200811 A
2022.10.18
CN 115200811 A
1.一种框架梁刚度损伤检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启动检测装置的执行电机一(4 ‑1), 并通过执行电机一(4 ‑1)带动着连接板(4 ‑
2‑1)转动, 进而通过连接板(4 ‑2‑1)带动着离合滑杆(4 ‑2‑2)运动, 进而通过离合滑杆(4 ‑2‑
2)带动着离合盘一(4 ‑2‑4)和离合盘二(4 ‑2‑5)同时运动, 进而通过离合连接柱(4 ‑2‑6)带
动着锥齿A(4 ‑2‑7)运动, 进 而通过锥齿A(4 ‑2‑7)进行动力传动;
步骤二: 锥齿A(4 ‑2‑7)转动同时带动着传动锥齿A(4 ‑3‑1)和传动锥齿B(4 ‑3‑2)转动,
传动套(4 ‑3‑6)初始位置与传动安装套一(4 ‑3‑3)配合连接, 进而传动锥齿A(4 ‑3‑1)转动同
时带动着传动安装套一(4 ‑3‑3)运动, 进而通过传动安装套一(4 ‑3‑3)带动着传动套(4 ‑3‑
6)运动, 进而通过矩形滑槽A(4 ‑3‑8)和配合滑动凸起(4 ‑3‑9)之间的配合连接, 进而使得中
端转柱(4 ‑3‑5)带动着输出直齿(4 ‑3‑7)进行动力输出;
步骤三: 输出直齿(4 ‑3‑7)转动带动着驱动直齿(5 ‑1)运动, 进而通过驱动直齿(5 ‑1)同
时带动着驱动螺纹杆(5 ‑2)运动, 进而通过驱动螺纹杆(5 ‑2)带动着检测边框(5 ‑3)运动, 进
而通过检测边框(5 ‑3)同时带动着检测器(5 ‑4)运动, 同时检测器(5 ‑4)实现对框架梁刚度
损伤的检测;
步骤四: 当检测边框(5 ‑3)在驱动螺纹杆(5 ‑2)的驱动下向右侧运动到极 限位置时, 边
框(5‑3)上的压力传感器B与右侧的滑动连杆(3 ‑8)接触时, 驱动着执行电机二(4 ‑4‑1)反
转, 进而通过执行电机二(4 ‑4‑1)反向带动着输出传动杆(4 ‑4‑2)、 传动杆配合凸起(4 ‑4‑3)
运动, 进而使 得驱动配合套管(4 ‑4‑4)驱动传动套(4 ‑3‑6)脱离传动安装套一(4 ‑3‑3), 并与
传动安装套二(4 ‑3‑4)配合连接, 进而使得通过输出直齿(4 ‑3‑7)输出的动力方 向反向, 进
而使得驱动直齿(5 ‑1)和驱动螺纹杆(5 ‑2)同时反向运动, 进而驱动着检测边框(5 ‑3)向左
侧运动, 进 而实现对框架梁的往复检测;
步骤五: 当检测边框(5 ‑3)在驱动螺纹杆(5 ‑2)的驱动下向左侧运动到极 限位置时, 边
框(5‑3)上的压力传感器A与左侧的滑动连杆(3 ‑8)接触时, 使得, 驱动着执行电机二(4 ‑4‑
1)正传, 进而通过执行电机二(4 ‑4‑1)同时带动着 输出传动杆(4 ‑4‑2)、 传动杆配合凸起(4 ‑
4‑3)运动, 使得驱动配合套管(4 ‑4‑4)冲驱动传动套(4 ‑3‑6)重新与传动安装套一(4 ‑3‑3)
配合, 方便进行 下一个行程的检测;
步骤六: 将需要进行刚度损伤检测的框架梁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组件(2)固定, 手动转
动驱动盘(2 ‑2), 并通过驱动盘(2 ‑2)带动着倾斜开口(2 ‑4)运动, 进而通过倾斜开口(2 ‑4)
驱动着连接滑子(2 ‑5)在矩形开口(2 ‑3)的内端滑动, 进而使得多个连接滑子(2 ‑5)之间的
间距发生变化, 进而通过连接滑子(2 ‑5)之间间距的变化, 进而使得连接滑子(2 ‑5)之间可
以滑动不同粗细的框架梁, 进 而实现对不同粗细的框架梁的检测;
步骤七: 手动转动手动转轮(3 ‑1), 进而通过手动转轮(3 ‑1)带动着手动转杆(3 ‑3)转
动, 进而通过手动转杆(3 ‑3)带动着驱动锥齿一(3 ‑4)运动, 进而通过驱动锥齿一(3 ‑4)带动
着驱动锥齿二(3 ‑5)运动, 进而通过驱动锥齿二(3 ‑5)带动着驱动盘(3 ‑6)运动, 进而通过铰
接连杆(3 ‑7)带动着滑动连杆(3 ‑8)运动, 进而通过滑动连杆(3 ‑8)带动着中端固定盘(2 ‑1)
运动, 进而使得两个中端固定盘(2 ‑1)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 进而 方便适应不同长度的需要
进行刚度损伤检测的框架梁, 同时实现对不同长度的需要进 行刚度损伤检测的框架梁的刚
度损伤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梁刚度损伤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装置,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200811 A
2包括机架组件(1), 还包括固定组件(2)、 间距调节组件(3)、 动力组件(4)和检测组件(5), 所
述固定组件(2)滑动安装在机架组件(1)上, 间距调节组件(3)安装在机架组件(1)上, 动力
组件(4)安装在机架组件(1)上, 间距调节组件(3)与固定组件(2)相连接, 检测组件(5)与动
力组件(4)相连接, 检测组件(5)安装在机架组件(1)上;
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中端固定盘(2 ‑1)、 驱动盘(2 ‑2)、 矩形开 口(2‑3)、 倾斜开 口(2‑
4)、 连接滑子(2 ‑5)、 接触端子(2 ‑6)、 中端配合转柱(2 ‑7)、 转柱开腔(2 ‑8)、 内端卡杆(2 ‑9)、
内端卡杆推簧(2 ‑10)、 中端转孔(2 ‑11)、 内端卡槽一(2 ‑12)和内端滑柱(2 ‑13), 所述中端固
定盘(2‑1)上开有中端转孔(2 ‑11), 中端转孔(2 ‑11)的内端转动安装有中端配合转柱(2 ‑
7), 中端配合转柱(2 ‑7)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盘(2 ‑2)上, 中端配合转柱(2 ‑7)上开有转柱开腔
(2‑8), 转柱开腔(2 ‑8)的内端滑动安装有内端卡杆(2 ‑9), 并且内端卡杆(2 ‑9)设置有两个,
两个所述的内端卡杆(2 ‑9)之间设置有 内端卡杆推簧(2 ‑10), 中端转孔(2 ‑11)的内端开有
多个内端卡槽一(2 ‑12), 中端固定盘(2 ‑1)上开有多个矩形开口(2 ‑3), 矩形开口(2 ‑3)的内
端安装有内端滑柱(2 ‑13), 连接滑子(2 ‑5)与内端滑柱(2 ‑13)滑动连接, 接触端子(2 ‑6)与
连接滑子(2 ‑5)转动连接安装, 驱动盘(2 ‑2)上开有多个倾斜开口(2 ‑4), 连接滑子(2 ‑5)滑
动安装在倾 斜开口(2‑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框架梁刚度损伤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距调节 组
件(3)包括手动转轮(3 ‑1)、 配合安装块(3 ‑2)、 手动转杆(3 ‑3)、 驱动锥齿一(3 ‑4)、 驱动锥齿
二(3‑5)、 驱动盘(3 ‑6)、 铰接连杆(3 ‑7)、 滑动连杆(3 ‑8)、 定位卡槽二(3 ‑9)、 定位卡杆二(3 ‑
10)、 定位卡杆推簧二(3 ‑11)和定位卡杆滑腔(3 ‑12), 所述横 板(1‑1)上设置有滑动凸台(1 ‑
3), 滑动凸台(1 ‑3)上开有滑动矩形槽(1 ‑4), 所述手动转轮(3 ‑1)固定安装在手动转杆(3 ‑
3)的一端, 手动转杆(3 ‑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锥齿一(3 ‑4), 配合安装块(3 ‑2)固定安
装在横板(1 ‑1)上, 配合安装块(3 ‑2)上开有定位卡杆滑腔(3 ‑12), 定位卡杆滑腔(3 ‑12)的
内端滑动安装有定位卡杆二(3 ‑10), 定位卡杆二(3 ‑10)和定位卡杆滑腔(3 ‑12)之间设置有
定位卡杆推簧二(3 ‑11), 手动转轮(3 ‑1)开有多个定位卡槽二(3 ‑9), 定位卡杆二(3 ‑10)与
多个所述的定位卡槽二(3 ‑9)之一配合, 手动转杆(3 ‑3)与横板(1 ‑1)转动安装, 横板(1 ‑1)
上转动安装有驱动盘(3 ‑6), 驱动盘(3 ‑6)上安装有驱动锥齿二(3 ‑5), 驱动锥齿二(3 ‑5)上
啮合传动连接有驱动锥齿一(3 ‑4), 驱动盘(3 ‑6)铰接安装在铰接连杆(3 ‑7)的一端, 铰接连
杆(3‑7)的另一
专利 一种框架梁刚度损伤检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6:5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