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116386.3 (22)申请日 2022.09.14 (71)申请人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 司 地址 200131 上海市浦东 新区自由贸易试 验区李冰路251号、 法拉第路28号1幢4 层、 5层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 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 学研究 院 (72)发明人 袁启洪 周勐 房牧 李建修  杨尚晴 徐毅虎 王岗 何连杰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23 3 专利代理师 宋缨(51)Int.Cl. H02J 3/00(2006.01) H02H 7/26(2006.01) H02J 1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和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和 方法, 结构包括若干网格, 所述网格包括若干单 元。 各网格、 各单元互相之间依据拓扑连接划分, 有明显的分界线, 不交叉, 不重叠。 网格的划分和 界定是动态可变的。 所述网格的边界口(即变电 站的出线开关或分布式能源并网接入系统的断 路器)设置有分控中心, 每个所述网格根据预设 FA功能独立运行且互不干扰, 所述分控中心与 DMS主站连接。 本发明能够实现故障处理就地化 (FA功能)及故障处理范围最小化, 适应配电网故 障的频发、 并发和继 发的需求, 提升供电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CN 115513937 A 2022.12.23 CN 115513937 A 1.一种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在配电网中的若干网格, 每个所 述网格根据预设的FA功能独立运行且互不干扰, 每个所述网格的划分依据为变电站和配电 网的拓扑连接关系, 各网格互相之间依据所述拓扑连接关系划分, 所述网格以变电站的出 线开关或分布式能源并网接入系统的断路器为边界构建, 每个所述网格自身的边界口均设 置有用于实现FA 功能和处 理网格信息的分控中心, 所述分控中心与DMS主站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格包括若干用于 实现配电功能的单元, 所述单元为开关、 变压器或一段配电线路, 用于采集到本 设备的电气 参数和相关信息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网格内出现异常 时, 则出现异常网格所对应的分控中心关闭网格的FA功能并向所述D MS主站上报异常信息, 且其余网格的FA 功能保持正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格的划分和界定 根据建设进展和运行需要进行变更, 所述网格的变更基于升级分控中心预设的FA功能或者 分控中心预设自适应的FA 功能来实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网格设置有至少 两个分控中心时, 则至少两个 分控中心互为备用; 所述D MS主站依据系统运行和设备状态决 定所述分控中心处于在线状态或者离线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电管理系统体系 结构需配合配电设备及附属设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电设备及附属设 施为以下任一种或几种: (1)使用高速涡流驱动的快速开关, 实现5ms内分闸并控制快速换 流器动作; 采用永磁机构的快速动作的真空断路器, 保证在20ms以内切除故 障; (2)具有0s 过流延时、 20m s就地保护动作的分界开关; (3)通信设备、 后备操作电源和电源 装置。 8.一种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的故障处 理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获得配电网中至少一个网格内的电气参数; 根据所述电气参数, 构建网格的拓扑图; 根据所述拓扑图拟定网格保护定值; 当发生故障时, 根据采集的网格内的电气参数和保护定值, 判断故障及类型, 按照预设 的动作策略切除和隔离故障点; 并对故障进行校核, 或依据 各配电线路的负荷情况, 优化FA功能, 以隔离故障点并恢复 非故障点的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的故障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故障处 理结束后, 分控中心将故障处理过程及处理结果上传至DMS主站; 同时, 依据变动后所述网 格内各单元的拓扑图, 更新继电保护方案和策略, 准备应对下次故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的故障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 述网格内出现异常时, 则出现异常网格所对应的分控中心关闭网格的FA功能并向所述DMS 主站上报异常信息, 且其 余网格的FA 功能保持正常。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513937 A 2一种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和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配电自动化及其故障处理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管理系统 (DMS)体系结构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多年来, 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多以行政区划 分为范围, 以供配电的重要性 为建设等级, 采用 “主站‑子站(可选) ‑终端”的纵向三层/两层体系、 集中控制方式, 实践中 以显露出以下问题: [0003](1)传统模式的DMS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大系统, 主站 管理着几十甚至几百座变配电 站、 配电线路和 配电设备成千上万(含通信线路、 终端设备等), 其规模庞大, 并且配电设备 的变动频繁, 运行单位要及时更新DMS资料, 实时的确保与现场情况相符很困难。 特别是对 于管辖区域较大的供电省市级公司, 运维部门分区负责, 及时维护系统的一致性更为困难。 一旦DMS信息与现场运行的系统接线和设备参数不相符, 重则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轻则FA 功能策略失效, 同时, 各 管理信息因 “失真”而毫无实际意 义。 [0004](2)当遇到负荷 高度集中(如除夕等)、 恶劣天气、 自然灾害等异常情况, 配电网事 故存在频发、 并发和继 发性, 传统模式的DMS主站将不 堪重负, 进 而导致瘫痪。 [0005](3)传统的DMS高度依赖全域内的通信网络, 对通信速率要求高, 同时, 无线公网安 全等级差不能用于远程监控。 配网发生事故时往往伴随着通信的中 断, DMS所辖各终端信息 无法上传, 主站指令无法下达 至终端执 行, 整个DMS系统陷入瘫 痪。 [0006](4)随着分布式能源(光伏、 风能、 储能设备及充电桩等)的发展, 配电网络及设备 日益增多, 相应的D MS软件修改或更新只能依靠生产厂商, 运行单位的运 维仅局限于信息 登 陆、 传递及简单处 理, 因此, 整个DMS配套软件的更新维护成为难题。 [0007](5)传统的DMS体系中海量数据 全部传输到主站, 这一点与 “云管边端 ”的配电物联 网体系不太融合, 结合现状, 也没必要另加装通信网络和数据采集终端。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能够实现故障处 理就地化(FA功能)及故障处理范围最小化, 适应配电网故障的频发、 并发和继发的需求, 提 升供电可靠性。 [0009]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包括 设置在配电网中的若干网格, 每个所述网格根据预设的FA功能独立运行且互不干扰, 每个 所述网格的划分依据为变电站和配电网的拓扑连接 关系, 各网格互相之间依据所述拓扑连 接关系划分, 所述网格以变电站的出线开关或分布式能源并网接入系统的断路器为边界构 建, 每个所述网格 自身的边界口均设置有用于实现FA功能和处理网格信息的分控中心, 所 述分控中心与DMS主站连接 。 [0010]所述网格包括若干用于实现配电功能的单元, 所述单元为开关、 变压器或一段配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15513937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和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和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配电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8:1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