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82096.1
(22)申请日 2022.09.06
(71)申请人 中广核大悟阳平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地址 432802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城关镇
兴华路202号
(72)发明人 雷政平 张绍强 田祥
(74)专利代理 机构 湖北科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4231 1
专利代理师 邱晓敏
(51)Int.Cl.
H02J 3/32(2006.01)
H02J 15/00(2006.01)
H02J 7/00(2006.01)
H02J 7/34(2006.01)
H01M 10/42(2006.01)H01M 10/44(2006.01)
H01M 10/48(2006.01)
H02J 1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及其储能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及其储
能装置, 管理系统通过ETH通信线与智能子阵控
制器连接, 智能子阵控制器通过ETH通信线分别
与智能组串式储能装置、 智能储能控制器和 智能
箱式变电站连接, 电网的电通过升压变压器连接
智能箱式变电站, 箱式变电站分别连接智能储能
控制器和储能配电变压器, 智能储能控制器连接
直流配电柜, 直流配电柜和储能配电变压器均与
智能组串式储能装置连接。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
发明组串式储能方案具备精细化管理、 主动安
全、 更优LOCS的储能架构等特点, 具备电池模组
管理, 具备电池簇单独管理, 支持新旧电池混用、
分期补电模式, 工厂预装部件、 节省 施工时间, 分
布式温控设计; 智 能内短路检测, 提前预警热失
控风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5页
CN 115378014 A
2022.11.22
CN 115378014 A
1.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管理系统(7)、 智能子阵控制器(5)、 智能箱
式变电站(6)、 直流配电柜(2)、 升压变压器(8)、 储能配电变压器(4)、 智能储能控制器(3)和
智能组串式储 能装置(1), 所述管理系统(7)通过ETH通信线与智能子阵控制器(5)连接, 所
述智能子阵控制器(5)通过ETH通信线分别与智能组串式储能装置(1)、 智能储能控制器(3)
和智能箱式变电站(6)连接, 电网(9)的电通过升压变压器(8)连接智能箱式变电站(6), 所
述箱式变电站(6)分别 连接智能储 能控制器(3)和储 能配电变压器(4), 所述智能储 能控制
器(3)连接直流配电柜(2), 所述直流配电柜(2)和储能配电变压器(4)均与智能组串式储能
装置(1)连接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系统(7)包括
SmartPVMS服务器、 SACU、 ESS、 STS、 PCS和客户端, ESS和PCS通过FE串口连接SACU, STS通过
RS485连接SACU, 所述SACU通过SFP/FE线连接SmartPVMS服务器, 客户端可通过Internet或
内网访问Smar tPVMS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 其特征在于: PCS包括DC滤波器、 软启电
路、 桥式逆变、 线滤波器、 输出继电器、 残余漏电流检测、 AC滤波器和浪涌保护器, 所述DC滤
波器通过软启电路连接桥式逆变器, 所述桥式逆变器通过线滤波器连接输出继电器, 所述
输出继电器通过AC滤波器连接三相线, 所述 三相线连接有浪涌保护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子阵控制器(5)通
过光纤环网或eLTE组网方式上报到电站监控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子阵控制器包括数
据采集器、 PLC通讯模块、 光纤环网交换机、 光纤终端盒、 POE电源和通讯管 理机, 所述数据采
集器通过PLC通讯模块连接光纤环网交换机, 所述光纤环网交换机通过光纤终端盒连接通
讯管理机, 所述POE电源分别为数据采集器、 PLC通讯模块、 光纤环网交换机、 光纤终端盒和
通讯管理机提高电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组串式储能装置设
置有电池管理系统,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模组级BMU、 电池簇级BCU、 系统级CMU以及子阵
级SACU, 若干个模组级BMU串 联, 模组级BMU与电池簇级BCU 连接, 每个所述电池簇级BCU均通
过系统级C MU连接子阵级SACU。
7.智能组串式储能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若干个储能电池箱, 若干个所述储能电池箱
之间通过SFP网络连接 。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组串式储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电池箱包括箱体、
电池簇和智能电池簇控制器, 所述电池簇和智能电池簇控制 器安装在箱体内, 所述电池簇
与智能电池簇控制器连接, 所述电池簇由若干个电池 包(13)串联组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组串式储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内安装有温湿度传
感器(14)、 感烟探测器(15)、 CO传感器(16)、 感温探测器(17)、 照明灯(21)、 扰流风扇(22)和
水浸传感器(23)。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组串式储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设置有柜门, 所述
柜门安装有门磁传感器(11), 所述箱体内还安装有储能仓空调(12)、 消防控制器(25)和排
气控制器(26)。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78014 A
2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及其 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能储能技 术领域,尤其是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及其储能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大规模储能技术是智能电网、 电力调度、 电网削峰填谷、 调峰调频的关键技术。 锂
离子电池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高、 自放电率低、 放电电压平稳、 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 多个领
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大规模储电系统中应用锂电池将成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规
模储能系统需要几千只锂离子单体电芯通过串并联 组成系统, 任一单体发生 故障都会对整
个储能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确保储能系统的安全、 可靠、 高效的运行, 是大规模
储能系统的关键技 术。
[0003]1、 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扩展的组串式大规模储能系统(申请号:
CN201710329288.0), 由多个单簇储能系统并联而成, 每一簇储能系统由4~13个电池模组
以及一个高压箱和逆变器串联而成, 其中4~13个电池模组的电源正负端以及高压箱输入
正负端依 次串联形成回路, 高压箱的输出正负端与逆变器的直流正负端连接, 且各个电池
模组及高压箱之间通过通信电源总线连接通信端口通信, 高压箱与逆变器之间通过485总
线通信, 多簇储能系统的逆变 器之间通过交流火线和交流 零线实现并联 连接。
[0004]2、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自供电仓式储能系统(申请号: CN201810774226.5), 通过在
仓式储能系统的集装箱上安装光伏板阵列, 为储能集装箱遮阴同时发电为仓式储能系统自
用电供电, 即采用光伏发电供电系统为储能系统提供自用电, 减少用电成本; 光伏板阵列安
放在储能集装箱顶部, 起到防晒遮阴的作用, 克服了由于仓式储能系统通常放置在露天, 晴
天太阳的暴晒使得安装蓄电池的集装箱顶部保温层被晒透, 集装箱内温度上升, 由此需要
更大规模的温控系统和更多的耗电, 也给蓄电池安全运行增加了隐患的缺陷; 利用光伏发
电供电不仅增加了新能源的利用, 同时还防止和减少阳光直晒使得集装箱内温度上升弊
端, 实现减少投资和耗电, 提高效率和商业收益。
[0005]3、 一种组串式电化学储能系统(申请号: CN201920114145.2), 储能系统N个电池
簇、 N个组串式PCS、 N个L型滤波回路、 交流汇流设备、 变压器、 并网设备柜, 每个电池簇一一
对应地接入每个组串式PCS的直流侧, 每个组串式PCS的交流侧一一对应地接入每个L型滤
波回路, 所有L型滤波回路接入交流汇流设备进行汇流, 交流汇流设备接入变压器、 通过并
网设备柜接入大电网。 基于组串式PCS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一次拓扑结能实现单元电池簇的
独立管理, 提高储能系统的可利用率、 维护性和可靠性。
[0006]传统储能系统缺乏电池模组均衡管理技术, 导致容量损失, 缩短储能系统生命周
期, 当前集中 式储能系统具有以下明显不足:
[0007](1)缺乏电池模组均衡管理技术, 导致容量损失, 缩短储能系统生命周期; 粗放的
温控方案, 缩短电池组寿命; 不支持新、 旧混用, 不支持补电,投资模式单一,初始及总投资
金额大;
[0008](2)现场电池二次装配, 存在安全风险; 运维专业性强,难度大, 时间长; 集中式说 明 书 1/9 页
3
CN 115378014 A
3
专利 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及其储能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8:2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