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download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 01.040.65 B 60 DB4117 驻 马 店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7/T 245.5—2020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 5 部分:杨树黑斑病 2020 - 08 - 31 发布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9 - 15 实施 发 布 DB4117/T 245.5—2020 前 言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规范》拟发布以下部分: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规范 第1部分:总则》: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规范 第2部分:美国白蛾》: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规范 第3部分:杨小舟蛾》: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4部分:天牛类蛀干害虫》;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5部分:杨树黑斑病》; ......... 本部分为DB4117/T 245的第5部分。 总则是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的通用要求,可单独使用;分则是各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调 查与防控要求,与总则配套使用。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驻马店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范大整、朱洪、崔晓琦、李娟、郭华、常建林、王保中、胥文峰、王志敏、 王新建、王鹏、曹植源、刘端、徐彬。 I DB4117/T 245.5—2020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 5 部分:杨树黑斑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杨树黑斑病的术语及定义、调查和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驻马店市杨树黑斑病的调查和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4117/T 245.1-2019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林造发〔2012〕26号)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杨树黑斑病 杨树黑斑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盘二孢属真菌,分生孢子盘位于发病叶片角质层下,分生孢子为双 细胞,无色,上面细胞大于下面的细胞,前者呈钝圆状,后者稍尖。该病传播的途径主要为空气的流动 作用,病原孢子随着风力的作用由病部传到健康杨树的叶片上,造成其发病。杨树黑斑病的发生比较随 机,聚集发生。 3.2 感病率(叶子受害率) 指遭受叶部病害危害的林分,单位面积上感病的叶片量占全部叶片量的百分比。 3.3 林木死亡株率 指单位面积上林木遭受有害生物危害致死的株数占调查株数的百分比。 4 杨树黑斑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 4.1 危害症状 杨树黑斑病是杨树主要病害之一,幼树发病后危害更大,严重的可直接造成杨树幼苗死亡。危害的 部位主要是茎和叶片。发病造成叶片早脱,影响光合作用,减少树体养分合成,使树体长势衰弱,加重 其它病害的发生,不利于其安全越冬。 1 DB4117/T 245.5—2020 发病初期首先在叶背面出现针状凹陷发亮的小点,后病斑扩大到1毫米左右,黑色,略隆起,叶正 面也随之出现褐色斑点, 5天〜6天后病斑(叶正、反面)中央出现乳白色突起的小点,即病原菌的分 生孢子堆,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多成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2个 月。 4.2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落叶或病枝稍中越冬,第二年春季4月〜5月初开始发病,产生分生孢子作为初侵 染来源。病菌主要靠分生孢子随空气流动传播。病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摄氏度〜28摄氏度。侵入后 潜伏2天〜8天,条件适宜时很快产生孢子,进行新的侵染。7月〜8月发病较重,9月达到高峰。病害的 发生与湿度密切相关,湿度大发病重,反之则轻。 5 杨树黑斑病的调查 5.1 调查时间 根据驻马店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当年的天气情况、空气湿度,在4月〜5月发病初期进行调查。7月〜8 月在发病的高峰期结合温度、湿度,开展调查。 5.2 调查方法 首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踏查,踏查方法参照《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 范 第1部分 总则》的4.1执行。 经过踏查,如果发现危害,应立即对发生区设立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标准地调查参照《主要林业 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总则》的4.2执行。 5.3 发生(危害)程度划定 发生(危害)程度标准参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程度统计方法中叶部病害危害程度分级标 准: 表1 危害程度分级 受害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叶子受害率%(x) 0<x≤30 30<x≤60 x>60 参照原国家林业局文件《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林造发[2012]26号),杨树黑斑病的感 病率在60 %以上或林木死亡株率在10%以上为成灾。 6 杨树黑斑病的防治 6.1 检疫措施 由于杨树黑斑病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复发率较高,不同地区和苗圃带菌差异性很大,带菌苗木和 插穗是病原菌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做好检疫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病原菌的传播。 6.2 营林措施 2 DB4117/T 245.5—2020 苗圃地幼苗出齐后及时间苗,造林后加强管理促使林木健壮生长,对已枯死或严重染病的树木及枯 死枝条。要及时伐除或修剪,伐除的树木及枝条要集中烧毁,严防病菌扩散。 推广速生抗病品种,如沙兰杨、欧美杂交杨等。 6.3 化学防治 在杨树黑斑病发病初期每15天〜20天喷药一次,可用45 %代森锌、70 %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或波 尔多液、百菌清、戊唑醇等按照产品说明书喷雾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B4117-T 245.5-2020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5部分:杨树黑斑病 驻马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23:35:2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33.7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18946 2023 Imaging materials — Reflection colour photographic prints — Method for te.pdf
ISO IEC 27009-2020 Information security, cyber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Sector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ISO IEC 27001 requirements.pdf
ISO 1009 2000 Photography — Paper dimensions — Rolls for printers.pdf
BS ISO IEC 19790 201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Security requirements for cryptographic modules.pdf
ISO 16639 2017 Surveillance of the activity concentrations of airborne radioactive substances in the workplace of nuclear facilities.pdf
ISO 6196-2 1993 Micrographics — Vocabulary — Part 2 Image 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reco.pdf
ISO 3939 1977 Fluid power systems and components — Multiple lip packing sets.pdf
ISO-TR 8941 2024 Railway infrastructure Rail mounted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machines Explanation of machine type.pdf
ISO 22526-3 2020 Plastics — Carbon and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of biobased plastics — Part 3 Process carbon footprint,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quantification.pdf
ISO 11102-2 1997 Recipro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Handle starting equipment — Part 2 Method of testing the angle of disengagement.pdf
GB-T 24232-2009 锰矿石和铬矿石 校核取样和制样偏差的试验方法.pdf
GB-T 42265-2022 光催化材料空气净化性能测试方法 甲苯的去除.pdf
GB-T 480-2010 煤的铝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pdf
GB-T 11344-2021 无损检测 超声测厚.pdf
GB-T 11135-2013 石油馏分及工业脂肪族烯烃溴值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pdf
GB-T 27020-2016 合格评定 各类检验机构的运作要求.pdf
GB-Z 32458-2015 输送粘性液体的离心泵 性能修正.pdf
GB-T 40787-2021 小艇 航行灯 安装、布置和能见度.pdf
GB-T 33184-2016 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权限表达语言.pdf
GB-T 25119-2021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子装置.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533.7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