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download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 19.040 Z 13 四 DB5101 川 省 成 都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101/ T 78—2020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采样和检测方法 2020 - 09 -28 发布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10-20 实施 发 布 DB5101/T 78—2020 目 次 前 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样品采集............................................................................................................................................................. 2 5 样品制备............................................................................................................................................................. 4 6 样品检测............................................................................................................................................................. 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生活垃圾分类类别.............................................................................................6 I DB5101/T 78—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市城市管理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发闯、陈立坚、钟黎黎、杜成松、陈武、姜艳玲、刘正文、邓晓青、蒋丽琼、 陈俐娥、陈旭、李旭。 III DB5101/T 78—2020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采样和检测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术语和定义、样品采集、样品制备和样品检测等的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基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采样和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T 313 生活垃圾采样和分析方法 CJ/T 96 生活垃圾化学特性通用检测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活垃圾 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 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其他固体废物。 3.2 生活垃圾分类 按照生活垃圾的不同成份、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要求,实施分 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行为。 3.3 采样单元 以单个居民小区、商业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覆盖区域作为相对独立的采样对象。 3.4 采样点 采样单元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位置。 3.5 1 DB5101/T 78—2020 可回收物 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等。 3.6 有害垃圾 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电子类危险废物、废药品、废杀虫剂和 消毒剂及其容器、废油漆和溶剂及其容器、废矿物油及其容器、废胶片及废相纸、废镍镉电池、废氧化 汞电池等有危害的垃圾。 3.7 厨余垃圾 易腐烂、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居民家庭产生的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花卉绿植等厨余垃圾, 餐饮经营者、单位食堂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餐饮垃圾以及集贸市场产生的瓜皮果核等其他厨余垃圾。 3.8 其他垃圾 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包括普通无汞电池、烟蒂等。 4 样品采集 4.1 4.1.1 4.1.2 4.1.3 4.1.4 4.2 4.2.1 基本要求 样品采集应避免在大风、雨、雪等异常天气条件下进行。 采样单元有多个采样点时,宜同时进行。 应详细记录样品采集的全过程并建档保存。 样品采集时应注意现场安全。 采样单元和采样点 采样单元数 采样单元的选取应具有代表性和稳定性。应根据所调查区域的人口数量,合理确定最少采样单元数, 具体见表1。 表1 4.2.3 采样点数 2 人口数量与最少采样单元 人口数量/万人 最少采样单元/个 ≤10万 3 10~50 5 ≥50 8 DB5101/T 78—2020 应根据采样单元内生活垃圾投放点的数量,合理确定最少采样点数,具体见表2。 表2 4.3 生活垃圾投放点与最少采样点数 生活垃圾投放点/个 最少采样点数/个 ≤3 全部采样 >3 4 采样量 应根据生活垃圾分类类别确定采样量,每个采样单元的最小采样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采样单元最小采样量 垃圾类别 最小采样量/kg 可回收物 20 有害垃圾 10 厨余垃圾 30 其他垃圾 30 注:1.采样方法依据CJ/T 313执行。 2.若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采样量不足,则全部采集。 4.4 采样频率和周期 产生源生活垃圾采样与分析以年为周期,采样频率宜每季度1次,根据工作需要可适当增加采样频 率,同一采样点的采样间隔时间不宜小于7d。 4.5 采样设备和工具 采样的主要设备和工具见表4。 表4 4.6 采样的主要设备和工具 设备与工具 说明 采样车 人与生活垃圾样品隔离 取样工具 铁铲、夹子 密闭容器 带盖采样桶或采样袋 辅助用品 计算器、胶带、警戒绳、标签、标杆和手套、口罩等劳动防护用品 称量工具 电子秤等 检测指标 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样品的主要检测指标见表5。 表5 分类垃圾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检测指标 检测指标 投放准确率、物理组成 3 DB5101/T 78—2020 表 5(续) 5 分类垃圾 检测指标 厨余垃圾 投放准确率、容重、含水率 其他垃圾 投放准确率、容重、含水率、可燃物、灰分、热值 样品制备 现场分析投放准确率、物理组成和容重后,按CJ/T 313要求制备成一次样品和二次样品;一次样品 用于含水率的检测,二次样品用于可燃物、灰分和热值的检测。 6 样品检测 6.1 投放准确率 投放准确的各类垃圾样品质量(分拣出不属于本类垃圾后的剩余样品质量)占本类垃圾样品质量的 百分比。 6.1.1 设备 样品分析设备包括: a)天平:最小精确到0.1g; b)电子秤:最小精确到100g; 6.1.2 检测步骤 6.1.2.1 称取采集的各类样品的质量(Mi)。 6.1.2.2 按照附录 A 的要求,分拣出不属于本类的垃圾后,称取剩余的垃圾样品质量(mi)。 6.1.3 计算 投放准确率应按式(1)计算: Ai % mi 100% ................................(1) Mi 式中:Ai---投放准确率; Mi---各类垃圾的样品质量,单位为kg; mi---各类垃圾分拣后的剩余样品质量,单位为kg。 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6.2 物理组成 按照表A.1分类后,分别称量小类垃圾的质量(mi'),按式(2)计算: Ci % mi' 100% ................................(2) mi 式中:Ci---每小类垃圾的成分占比; mi---各类垃圾分拣后的剩余样品质量,单位为kg; 4 DB5101/T 78—2020 mi'---小类垃圾的样品质量,单位为kg。 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6.3 容重 将分拣后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按CJ/T 313执行。 6.4 含水率 将分拣后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按CJ/T 313执行。 6.5 可燃物、灰分 将分拣后的其他垃圾,按CJ/T 313执行。 6.6 热值 将分拣后的其他垃圾,按 CJ/T 313 执行。 6.7 化学分析 按照检测要求选择二次样品,有机质、重金属、碳、氢、氧、氮、磷、钾等指标分析参照CJ/T 96 执行。 5 DB5101/T 78—202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生活垃圾分类类别 生活垃圾分类类别详见表A.1规定。 表 A.1 生活垃圾分类类别 序号 大类 小类 纸类 包括内容 平面纸张(报纸、复印纸、宣传单、包装纸、信封、硬纸板等);纸盒(箱) (纸板箱、包装盒、蛋盒等)。 PET塑料瓶(矿泉水瓶、饮料瓶等)、硬质塑料瓶(如洗衣液瓶、洗发水瓶、 塑
DB5101-T 78—2020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采样和检测方法 成都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23:40:1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46.8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18946 2023 Imaging materials — Reflection colour photographic prints — Method for te.pdf
ISO IEC 27009-2020 Information security, cyber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Sector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ISO IEC 27001 requirements.pdf
ISO 1009 2000 Photography — Paper dimensions — Rolls for printers.pdf
BS ISO IEC 19790 201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Security requirements for cryptographic modules.pdf
ISO 16639 2017 Surveillance of the activity concentrations of airborne radioactive substances in the workplace of nuclear facilities.pdf
ISO 6196-2 1993 Micrographics — Vocabulary — Part 2 Image 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reco.pdf
ISO 3939 1977 Fluid power systems and components — Multiple lip packing sets.pdf
ISO-TR 8941 2024 Railway infrastructure Rail mounted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machines Explanation of machine type.pdf
ISO 22526-3 2020 Plastics — Carbon and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of biobased plastics — Part 3 Process carbon footprint,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quantification.pdf
ISO 11102-2 1997 Recipro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Handle starting equipment — Part 2 Method of testing the angle of disengagement.pdf
GB-T 24232-2009 锰矿石和铬矿石 校核取样和制样偏差的试验方法.pdf
GB-T 42265-2022 光催化材料空气净化性能测试方法 甲苯的去除.pdf
GB-T 480-2010 煤的铝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pdf
GB-T 11344-2021 无损检测 超声测厚.pdf
GB-T 11135-2013 石油馏分及工业脂肪族烯烃溴值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pdf
GB-T 27020-2016 合格评定 各类检验机构的运作要求.pdf
GB-Z 32458-2015 输送粘性液体的离心泵 性能修正.pdf
GB-T 40787-2021 小艇 航行灯 安装、布置和能见度.pdf
GB-T 33184-2016 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权限表达语言.pdf
GB-T 25119-2021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子装置.pdf
1
/
3
12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546.8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