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 65 浙 江 DB3306 省 绍 兴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6/ T024—2019 古榧树养护技术规程 2019 -11 -25 发布 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12-25 实施 发 布 DB3306/ T024 —2019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由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诸暨市香榧博物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联江、吴家森、马腾、金航标、傅伟军、王家源、林海萍、蔡列钢 本标准首次发布。 I DB3306/ T024 —2019 古榧树养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榧树养护的术语和定义、健康等级评价、施肥管理、土壤改良、除草、果实采收、 病虫害防治、树体管理、保护设施、防灾措施、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绍兴市范围内古榧树的养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LY/T 2970 古树名木生长与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LY/T 2494 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规程 LY/T 2737 古树名木鉴定规范 QX/T 231 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LY/T 2737和LY/T 249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古榧树 是指树龄大于或等于100年的榧树。 3.2 防腐处理 清理腐朽木质部、消毒杀菌、涂抹防腐剂的方法。 3.3 硬支撑 用硬质材料对不稳固树体采取的柱体支撑措施。 3.4 软支撑 1 DB3306/ T024 —2019 用弹性材料对不稳固树体采取的牵引措施。 4 健康等级评价 4.1 评价指标与测量方法 4.1.1 指标分级及权重 古榧树健康评价共设4个指标,不同指标分级及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古榧树健康评价指标分级及权重 指标分级 指标 权重 Ⅴ Ⅳ Ⅲ Ⅱ Ⅰ 枝干枯损率(%) ≤5.0 5.1~15.0 15.1~25.0 25.1~35.0 ≥35.0 0.30 树皮损伤率(%) ≤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 0.20 树干内腐率(%) ≤10.0 10.1~30.0 30.1~50.0 50.1~70.0 ≥70.1 0.35 裸露根系损伤程度(%) ≤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1 0.15 4.1.2 测量方法 枝干枯损率。测定枯损枝干数量占同级别枝干总量的比例。 树皮损伤率。测定损伤部位皮层的面积占同区段主干树皮总面积的比例。有多处损伤的,取最大值。 树干内腐率。测定树干内腐断面积最大值占对应部位树干断面积的比例。 裸露根系损伤率。用记号笔将裸露根系区分为若干个边长10cm的方格,或套用10cm方格线网,计 算有损伤的方格数占总方格数的比例。 4.2 评价指标计算 4.2.1 单项指标计算 根据表1,将古榧树健康评价指标分别进行赋分,具体赋分值如表2所示。 表2 健康评价指标等级得分情况 等级 Ⅴ Ⅳ Ⅲ Ⅱ Ⅰ 得分 8.1~10.0 6.1~8.0 4.1~6.0 2.1~4.0 0.0~2.0 4.2.2 综合指数计算 根据古树生长状况的外在表现对各指标逐一进行评分,按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S =Σni×pi。 2 DB3306/ T024 —2019 式中: S—古树健康程度得分; ni—不同指标的得分; pi—不同指标所占权重。 各计算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 4.3 健康等级判别 古榧树健康等级分为优、良、一般、衰弱和濒临枯死5级。根据综合指数得分,按照表3确定等级。 表3 古榧树健康等级 健康等级 优 良 一般 衰弱 濒临枯死 健康程度得分 ≥8.0 6.1~7.9 4.1~6.0 2.1~4.0 ≤2.0 5 施肥管理 5.1 施肥原则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配施有机肥和化肥。古榧树土壤有效养分丰缺指标参照表4,速效养分大于较 高值后,应控制施肥或不施肥。健康等级为衰弱、濒临枯死等级的古榧树不宜土壤施肥,可适当进行树 干注射或喷施叶面肥。 表4 土壤有效养分丰缺指标 土壤养分 缺 适宜 较高 速效氮(mg/kg) ≤80.0 80.1〜120.0 >120.1 有效磷(mg/kg) ≤5.0 5.1〜10.0 >10.1 速效钾(mg/kg) ≤80.0 80.1〜120.0 >120.1 有机质(g/kg) ≤20.0 20.1~30.0 >30.1 5.2 肥料种类 使用的商品肥、叶面肥应符合NY/T 496 的要求。 农家肥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 5.3 施肥 5.3.1 施肥时间 每年施肥 2 次。3 月上旬~4 月中旬;9 月下旬~10 月中旬。 5.3.2 施肥量 3 DB3306/ T024 —2019 根据土壤分析测试结果确定施肥量。如果没有进行土壤检测的,每公顷纯N、P2O5、K2O限量值分 别为180 kg、60 kg、150 kg。 5.3.3 施肥方法 采用沟施、放射状施肥或撒施。结合松土,将肥料翻耕入土20cm~30cm。不同年份的施肥沟应轮流 在不同位置。 5.3.4 衰弱、濒临枯死等级古榧树施肥 叶面追肥:每年进行2~3次,一般在晴天或阴天的傍晚进行。要求喷头雾滴细小,喷施均匀,尽量 喷洒至树冠上部的叶面与叶背。 注干施肥:采用插瓶、吊袋、加压施肥或用微孔注射的方法进行施肥。 6 土壤改良 6.1 改良范围 树冠投影面积的1.5倍。 6.2 酸性改良 土壤pH值<5.5,用生石灰、土壤改良剂等材料,采用沟施、穴施或撒施,调整土壤pH值至6.0~7.0。 改良生石灰用量详见表5。 表5 单位:kg/hm2 土壤酸性改良生石灰用量表 土壤质地 土壤 pH 值 6.3 粘土 壤土 砂土 <4.5 9000~10500 7500~9000 6000~7500 4.5~5.5 6000~7500 4500~7500 4500~6000 土壤黏性改良 土壤容重>1.2g·cm-3、质地黏重、透气性差的土壤,用生物质炭、秸秆等有机物料翻耕入土。 7 除草 每年5月和8月,采用割草机或人工锄草。 禁用除草剂。 8 果实采收 4 DB3306/ T024 —2019 8.1 采收时间 8月下旬至10月中旬,榧籽假种皮由青绿色转为黄绿色,有30%榧籽假种皮裂开时,即可采收。 8.2 采收方法 自然落果采收法或手工单粒采摘法。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 留的化学农药,控制病虫害的危害。 9.2 防治方法 9.2.1 物理防治 人工摘除害虫卵块和捕杀害虫,或采用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害虫。 9.2.2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防病,应用昆虫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等。 9.2.3 药剂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GB/T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及 矿物源农药,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能兼治的不单治。 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技术见附录A。 10 树体管理 10.1 清理 清理枯死枝、断枝、劈裂枝、病虫枝。 采用适宜刀具或铁刷完全清理枝干及树洞内的腐烂部位,应清理到健康部位。 10.2 消毒 采用硫酸铜、高锰酸钾、石硫合剂、多菌灵等清毒剂对清理后裸露的健康组织进行消毒。 10.3 防腐 消毒干,在创面后涂刷防腐固化液4~5遍,每遍间隔2~3天。应在晴天、创面干燥的情况下进行。 10.4 树洞修补 相关措施参照LY/T 2494《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规程》进行。 10.5 支撑与加固 10.5.1 硬支撑 5 DB3306/ T024 —2019 在树干或树枝的重心上方,选择受力稳固的点作为支撑点。支柱顶端的托板与树体支撑点接触面要 大,托板和树皮间垫有弹性的橡胶垫,支柱下端应埋入水泥浇筑的基座里,基座应埋入地下。 10.5.2 螺纹杆加固 螺纹杆加固支撑点一般在树干或树枝的重心上方,支撑杆的粗细要依其所要支撑的重量并参考本地 最大的风压和雨荷值来确定。 10.5.3 拉纤 1)硬拉纤常使用直径 5~6cm 钢管,两端压扁后打孔。铁箍常用宽 12cm、厚 0.5~1cm 的扁钢制作, 对接处打孔。安装时将钢管的两端与铁箍对接处插在一起,插上螺栓固定,铁箍与树皮间加橡胶垫。 2)软拉纤采用直径 8~12mm 的钢索 2~3 根,在被拉的树枝或主干的重心以上选牵引点,与树体呈 90°~120°,钢丝通过铁箍或者螺纹杆与被拉树枝连接,并加橡胶垫固定,系上钢索,安装紧线器与另一 端附着体套上。 11 保护设施 相关保护设施的建设参照《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进行。 12 防灾措施 12.1 防火 禁止野外用火。 12.2 防雷 宜选择在地势较高的位置或雷暴来向的适当的位置设置与安装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的管理、维护、警示标志与护栏等应符合QX/T 231的规定。 12.3 防雨雪 加强雨雪季巡查,做好防汛、防雪工作,及时清除枝、叶积雪。 在平缓坡、山谷等林地易积水处,应设排水沟进行排水。 发现支撑加固设施受损时,应及时更新。 12.4 灾后检查评估 在灾害性天气结束后,及时实施古榧树的灾后检查、灾后处置、健康状况评估等工作。 13 管理要求 13.1 定位监测 6 DB3306/ T024 —2019 在古榧树分布范围内设置定位监测点,监测土壤质量变化及病虫害发生情况。 13.2 档案管理 以古榧树普查数据、图文影像资料为基础,建立古榧树健康管理档案。 13.3 专家咨询 成立多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古榧树保护专家组,为古榧树保护提供咨询与评价。 13.4 技术培训 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对古榧树养护主体林农进行培训。 7 DB3306/ T024 —2019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古榧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A 古榧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种类 危害习性、症状 防治方法 香榧瘿螨 1
DB3306-T 024-2019 古榧树养护技术规程 绍兴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23:40:5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