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43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441—2019 代替 DB34/T 441-2004 黄淮山羊 种公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Huanghuai goat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bucks 文稿版次选择 2019 - 11 - 04 发布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2 - 04 实施 发 布 DB34/T 441—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4/T 441-2004《山羊 种公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本标准与 DB34/T 441-2004 相 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黄淮山羊 种公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删除了原术语定义,根据《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新增了“黄淮山羊”的定义(见 3.1); ——增加了种山羊的选择(见 4); ——增加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饮用水的要求(见 5.1、5.2); ——增加了人员管理、环境卫生、运输和档案记录的要求(见 6.1、6.4、6.5、6.6); ——增加了配种中对自然交配和授精交配强度(见表 1); ——增加了检疫、消毒、预防接种、驱虫药浴、用药要求和疫病控制和扑灭(见 7.1、7.2、7.3、 7.4、7.5、7.6)。 本标准由安徽绿墅牧业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绿墅牧业有限公司、安徽浩翔农牧有限公司、利辛县王市镇民丰家庭农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科技学院、利辛县畜牧兽医局、利辛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 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胜、郭大伟、郭奎、李艳、朱德建、华金玲、高亚飞、马亮亮、宋春明、章 薇、汤继顺、惠文巧、吴学壮、贺绍君、江文忠、姚军、任春环、陈家宏。 本标准 2004年5月首次发布,2019年第一次修订。 I DB34/T 441—2019 黄淮山羊 种公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淮山羊种公羊饲养管理的术语和定义、种公羊选择、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 本标准适用于黄淮山羊规模养殖场或养殖户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816-2004 肉羊饲养标准 NY/T 1569 畜禽养殖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则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0 无公害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 5149 无公害食品 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 5151-2002 无公害食品 肉羊饲养管理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黄淮山羊 Huanghuai goat 分布于黄淮平原,被毛为白色,毛短、有丝光,绒毛少,肤色成粉红色,分有角和无角两种,具有 颈长、腿长、腰身长的“三长”特征,头部额宽,面部微凹,眼大、耳小,背腰平直、胸深而宽,属皮 肉兼用型山羊地方品种。 4 种公羊选择 4.1 4.2 4.3 4.4 种公羊体型外貌符合黄淮山羊品种特征 种公羊体尺、体重等主要生产性能指标符合本品种标准,综合鉴定等级为一级以上。 种公羊年龄应在 1 周岁及以上。 种公羊应具备三代或三代以上系谱档案资料。 5 饲养 1 DB34/T 441—2019 5.1 饲料和饲料原料 饲料和饲料原料应符合 NY 5032 的规定,做到清洁卫生、精粗搭配,变换饲料应遵循逐步过渡的 原则,采食青草饲料、粗饲料占整个日粮的 75%以上,精料补充料占整个日粮的 25%以下。 5.2 饮用水 水质应符合 NY 5027 的规定,定期清洗、消毒饮水槽。 5.3 饲养方式 宜采用“舍饲□放牧”的方式。 5.4 配种期饲养 5.4.1 每日营养成份执行 NY/T 816-2004 中表 10 的规定执行,并根据个体体况或体重等调整喂料量。 5.4.2 舍饲的种公羊,日粮中优质干草占 35%~40%,多汁饲料占 20%~25%,精料 45%,配种任 务繁重时,每天加喂鸡蛋(1~2 )个或鲜牛奶(0.5~1.0)kg。 5.4.3 每日每只公羊给混合精料 (1~1.5)kg,青饲料(1~1.3)kg,食盐(10~15)g、胡萝卜 1.5 kg。自由饮水,冬春季节饮温水。 5.4.4 配种期结束后,种公羊精料暂不减量,15 日后再减少精料量,逐渐过渡到非配种期水平。 5.5 非配种期饲养 5.5.1 草料应多样,营养全面。 5.5.2 全舍饲时,日喂给混合精料(0.6~0.8)kg,优质干草(2~2.5)kg,多汁料(1~1.5)kg。 5.5.3 配种前两个月内每周检查精液 1 次~2 次,对精液质量差的种公羊及时调整日粮营养,补充蛋 白饲料和胡萝卜,按配种期饲喂量的 60%~70%补给。 5.5.4 配种前 40 日内,日粮营养标准由非配种期标准逐渐变到配种期水平。 6 管理 6.1 6.1.1 6.1.2 6.1.3 6.1.4 6.2 6.2.1 6.2.2 6.2.3 6.2.4 6.3 6.3.1 6.3.2 2 人员管理 场内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有人畜共患传染病者不得从事饲料管理工作。 场内兽医人员不应对外诊疗其他动物疾病,配种人员不应对外开展动物的配种工作。 饲养人员不应经常外出、不互相串羊舍,如有外出,回场时应及时消毒。 羊场应避免外来人员参观,非生产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羊场,需经严格消毒。 羊只管理 种公羊应有专人管理,并单独饲养。放牧时应单独组群,远离母羊群。 种公羊每天运动时间不少于 6 h。 种公羊应常年保持中上膘情和旺盛性欲,定期检查精液品质。 应经常观察羊群健康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配种管理 配种方式采取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配种的羊场,在非配种期加强公羊人工采精的调教。 DB34/T 441—2019 6.3.3 初配年龄由品种、年龄和体重等条件综合确定,地方品种在 6 月龄~8 月龄或体重(35~40) kg,国外引入品种在 8 月龄~10 月龄或体重(40~50)kg。 6.3.4 配种时间宜早晚进行,日配一次宜在早饲后一小时进行;日配两次时,早晚各一次,宜在早饲 后一小时和晚饲后一小时。 6.3.5 配种后不可立即饮水、洗浴或饲喂,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利用强度见表 1。 表1 种公羊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利用强度表 使用方法 周岁内 一周岁~两周岁 两周岁~五周岁 自然交配 每周 1 次~2 次 每周 3 次~4 次,隔日休息 每周 4 次~6 次,连续四天~五天,休息一日 人工授精 每周 1 次~2 次 每天 1 次 每天 2 次~3 次,每次间隔两小时,连续采四 天~五天,休息一日 6.4 环境卫生 6.4.1 6.4.2 36195 6.4.3 6.4.4 羊舍应每天打扫。 保持料槽、饮水设施及其他用具清洁,羊粪及时清运到粪场进行发酵处理。粪便处理按 GB/T 的规定执行。 夏季做好通风、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2 每只种公羊舍内面积不小于 6 m 。 6.5 运输 6.5.1 种公羊运输前,应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根据 NY 5149 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疫,并出具检疫证 明。 6.5.2 运输车辆在运输前和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消毒。 6.5.3 运输途中,不应在城镇和集市停留、饮水和饲喂。 6.6 档案记录 6.6.1 应安排专人记录以下内容: a) 公羊的来源,系谱档案和生产性能等资料记录; b) 日常记录,包括引入、配种、转群、增重、销售等; c) 选育记录,包括选育的方案、目标和方法等; d) 饲料记录,包括草料来源、饲草用量、饲料加工、保管发放和各种添加剂等使用; e) 防疫记录,包括免疫、消毒、诊疗、用药、愈后、无害化处理等; f) 出场记录,包括时间、原因、去向等。 6.6.2 生产记录保存应符合 NY/T 1569 的规定。 7 疫病防控 7.1 检疫 种公羊宜自繁自选自育。购进种公羊要隔离观察 21 天以上,无疾病才可合群饲养和参与配种;如 发生传染病,应立即按相关规定处理。 7.2 消毒 3 DB34/T 441—2019 应符合 NY/T 5151-2002 中第7章的规定。 7.3 预防接种 结合羊场实际制定标准化免疫程序,定期免疫。疫苗及免疫方法应符合 NY 5149 的规定。 7.4 驱虫药浴 定期驱虫、药浴和修蹄,控制程序应符合 NY/T 5030 的规定。 7.5 用药要求 治疗药剂的使用应符合 NY/T 5030 的规定。 7.6 疫病控制和扑灭 应符合 NY 5149 的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4-T 441-2019 黄淮山羊 种公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2:31:1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