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download
自然教育课程研发与产品设计标准 ContentsDevelopmentandProductsDesignStandardofNatureEducationICS03.180 CCSA18 T/KCH008-2022团体标准 2022-12-12发布 2022-12-19实施 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KCH008-2022 目次 一、术语定义 二、基本原则 三、技术要素 四、课程研发与产品设计的关系 五、课程研发基本要求 六、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七、相关培训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KCH008-20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本标准由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霍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大地之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王静、徐剑敏、李卓华、玄黎梧、HenrideAubeyzon、苍宇、林琦、刘汝 斯、屠利芳、丁帮进、陈肖霖、陈钢、OussamaTamraoui、杨凯、王囡、李利、郭宪艳、 楼潇屹、王柚柚。 在本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发邮件给归口单 位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以便修订时参考,邮箱:[email protected]。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KCH008-2022 1引言 自然教育在中国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自然教育实践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 征的行业形态。但目前中国自然教育的健康发展仍受到内涵模糊、概念多元而缺乏共识等 问题的制约,从而对实践的深入开展带来直接影响。本标准在梳理自然教育相关术语定义 的基础上,分析并阐述自然教育课程研发与产品设计的内涵和定义,并通过国内外自然教 育行业发展现状与研究分析,明确推动中国自然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性。 在百度百科中,自然教育是让体验者在生态自然体系下,在劳动中接受教育;是解决 如何按照天性培养体验者,如何培养体验者释放潜在能量,培养如何自立、自强、自信、 自理等综合素养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均衡发展的完整方案;是解决教育 过程中的所有个性化问题,培养面向一生的优质生存能力、培养生活强者的教育模式。 “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人类为媒介,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儿童融入大 自然,通过系统的手段,实现儿童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编织,形成社会生活有 效逻辑思维的教育过程。真实有效的大自然教育,应当遵循“融入;系统;平衡”的三大 法则。从教育形式上说,自然教育,是以自然为师的教育形式。人,只是作为媒介存在。 自然教育应该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合理的教育过程、可测评的教育结果,实现儿童与自然 的有效联结,从而维护儿童智慧成长、身心健康发展。 在自然教育通识中,自然教育是在自然中实践的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教育。 在“自然中实践的”界定了自然教育的空间维度。自然教育活动的主体部分应该在真 实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注重在自然中的体验、学习,培养参与者亲近自然、喜爱自然的情 感,从而真正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结。唯有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结”,才有可能实现“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了开展自然教育的根本目的。唯有“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负面影响,保护自然,同时也保障人类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也唯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个体的人,才能获得自然的 滋养,得以身心健康、均衡发展。 在《自然教育志愿者规范T/CSF020—20213.1》团体标准中,自然教育以人与自然 的关系为核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在自然中学习体验关于自然的知识和规律的一种教育 和学习过程,引导和培养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认同 自然保护的意义,激发自我行动或参与保护的意愿,以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自然教育操作手册中,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人为媒介,利用科学有效 的方法,使人融入大自然,通过系统手段,建立与大自然的联系,注重与大自然的关系, 实现人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编织,形成社会生活有效逻辑思维的教育过程。 本标准综合各方来源,形成下述术语定义中自然教育释义。 经过百年发展和各国教育界努力,21世纪自然教育进入稳定成熟的发展阶段。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KCH008-2022 2自然教育相关实践在英国、德国、北美、日本等国家起步较早,发展已相对成熟,形 成了比较完整的管理、人才培养、项目设计和运营体系。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从20世纪 90年代起依托国家公园、自然公园、郊野公园开展自然教育活动,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 的管理运营体系。而在中国其他地区,自然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主要经历孕育、 萌芽、发展以及快速发展4阶段。 发展阶段时间自然教育内容 萌芽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提出了自然教 育的启蒙思想,为后续的自然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 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首次提出,自然教 育是一种顺应自然天性,依托乡村环境,培养自然人的教育方式。 1892年现代生态规划设计先驱盖迪在爱丁堡建了一座塔楼以供学生观察、学 习自然,开启了自然教育的实践先河。 发展1952年丹麦教师Ella在1952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幼儿园——漫步 幼儿园,之后,森林幼儿园的概念传入德国、英国、挪威等国并迅速 发展壮大。 快速发展20世纪 90年代-日本的自然教育兴起于上个世纪末,目前大约有3700多个自然教育 机构,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以体验为主的自然学校、以教学为主的修 学旅行。 表1国外自然教育行业发展情况表 孕育1973年中国自然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与环境教育存在紧密的联系,中国的自然 教育孕育在环境教育中。中国环境教育始于1973年,标志是第一次 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颁布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1992年国家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方针。 1994年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将环境教育的目标提高为培养和增强公 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有效参与。第一个全国性民间环境保护机构—— 自然之友正式注册成立,被视为中国民间环境嫁保护运动的起点。 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指出“,“要根据大 、中、小学校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不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KCH008-2022 3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003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将环境教育定位 为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006年大学生绿色营转型是自然教育孕育的一个重要事件。 萌芽2009年“自然教育”一词正式被民间机构作为项目名称,也有机构将自然教 育作为主业,标志着中国自然教育进入萌芽期。 2010年自然之友翻译了《林间最后的小孩》,是自然教育萌芽期的另一个里 程碑式事件。 发展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02020年)》,首次提 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以来,研学旅行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而以自然教育为主题的自然研学旅行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014年第一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的举办,全国自然教育网络平台开始搭建, 自然教育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的专业化和规范化需求开始萌发。 快速发展2016年《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把“环境教育体系” 视为生态旅游的核心体系之一,同时鼓励“结合当地社区发展开设自 然学校,为中小学生提供认知自然的第一课堂”。 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大 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各级林 学会要充分认识自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林业草原 事业发展的新领域、新亮点、新举措,摆到重要位置,明确责任,狠 抓落实,努力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自然教育体系。并依托中国林 学会成立自然教育委员会统筹协调各地自然教育工作。 表2国内自然教育行业发展情况表 随着自然教育的快速发展,自然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国内外学者 对自然教育进展情况进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实践模式研究、内容和形式 研究三大方面。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是对理论思想的追溯、自然教育相关概念内涵的辨析、 中西方教育思想对比研究和自然教育功能研究;实践模式研究内容为各个国家的经典自然 教育模式总结;内容和形式研究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以及教育形式方面的 研究和探讨。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KCH008-2022 4基础理 论研究理论思想的追溯早期的研究主要是从教育学或哲学的角度对自然教育进行论述 ,在总结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在总结西方自 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特别是对《大教学论》《爱 弥儿》等经典巨著进行挖掘的基础上,论述夸美纽斯、卢梭等 的自然教育思想,认为自然教育终究是一种教育行为;并且以 此为借鉴,从教育思想、教育环境、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 育方式等方面提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对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学 前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对自然教育相关 概念内涵的辨析自然教育、自然主义教育以及环境教育、户外教育、自然保育 等概念的辨析。 中西方教育思想 对比研究邱琳和苏启敏分别对庄子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王守仁与卢梭 自然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自然教育功能研 究闫淑君等认为,要从理念认识、解说系统、课程开

pdf文档 T-KCH 008—2022 自然教育课程研发与产品设计标准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KCH 008—2022 自然教育课程研发与产品设计标准 第 1 页 T-KCH 008—2022 自然教育课程研发与产品设计标准 第 2 页 T-KCH 008—2022 自然教育课程研发与产品设计标准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2 11:31:2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