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
城市受损水体生态恢复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urban damaged water
(发布稿)
T/CSES 76—2022
2022-11-08发布 2022-11-08实施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发布 ICS 13.020.40
CCS Z05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ES 76 —2022
I 目 次
前 言 ................................ ................................ ............. II
1范围 ................................ ................................ ...............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3
3 术语和定义 ................................ ................................ ........ 3
4总体要求 ................................ ................................ ........... 4
5 受损水体生态健康评估 ................................ .............................. 5
6 实施方案编制 ................................ ................................ ...... 7
7 受损水体生态恢复 过程 ................................ ............................. 10
8 效果评价 ................................ ................................ ......... 11
9 管理与维护 ................................ ................................ ....... 13
附录A(资料性) 城市受损水体生态恢复主要技术及其特点 .............................. ..13
附录B(资料性) 水生植物指示物种分值 ................................ ................ 20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ES 76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重庆大学 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重庆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陈一、何强、杨祥宇、 王晓昌、 李倩。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ES 76 —2022
3 城市受损水体生态恢复技术 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受损水体生态恢复的总体要求 、健康评估 方法、恢复实施方案编制 、水生植被
规模化恢复实施技术流程、效果评价方法和管理维护要求 等。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 受损水体生态恢复 ,其他水体的生境及生态恢复(改善)可参考使用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50513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
HJ 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HJ 6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SL 709 河湖生态保护与恢复规划导则
DBJ/T15 -183 城市景观湖泊水生态修复及运维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
城市受损 水体 urban damaged water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影响,引起城市 区域内水体水质恶化 、生态系统 构成紊乱、某些生态
过程或生态链断裂, 最终导致 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 或丧失的河流、湖泊、湿地或坑塘等。
3.2
生态恢复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依靠城市水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辅以人工措施,使 其生态结构完整性 逐步恢复 、生态系统 过
程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最终使城市水生态系统 满足生态健康、空间丰富、 文化再现且被人们愿意 亲
近的功能状态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ES 76 —2022
4 3.3
水生植物恢复 large-scale restoration with plants
通过人为方式规模化引入植物作为生产者用以达到 恢复受损食物链或者 净化水体 污染物的效果,
从而提升受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提高城市水体 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4 总体要求
4.1 基本原则
4.1.1 城市水体生境 保护优先
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自然生态系统 完整健康 的部分水体和水生态环境比较健康
的区域,要加强 人为保护;对遭受威胁和破坏的 城市水系统 生态空间,采取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 适当
干预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恢复城市生态功能。
4.1.2 城市水体规划方案引领
城市受损水体生态恢复 工作应在国土空间规划 指导下开展。将 水体系统 承载力作为城市规划的刚
性约束条件, 在城市各层级、各相关规划以及后续的建设过程中,应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
落实生态保护和恢复的 工作内容。
4.1.3 水体恢复工作 统筹协调
根据城市 水生态环境 及其他自然环境条件、现有 水生态问题的轻重缓急,坚持恢复与保护相结合,
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 的工作策略 ,制定城市受损水体生态
恢复目标、实施方案和技术措施, 同时做到生境保护优先、系统统筹规划、技术手段可行 。同时坚持
以“找源头,治标本,不反弹, 低影响”为原则,采取系统有效的解决方案 ,最终实现标本兼治 ,长
久维持的目的 。
4.1.4 水体恢复技术 经济可行
根据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合理选择可行性高、操作性强的水体恢复技术,并 制定系统 性、适应性、
针对性的工作计划纲要和项目 实施方案,实施技术方案 应符合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
参与。
4.2生态恢复 流程
城市受损水体生态恢复 流程见图 1。
城市受损水体生态恢复 包括受损水体 评估、实施方案 编制、水体 生境改善与 生态恢复和恢复 效果
评价。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ES 76 —2022
5
图1 城市受损水体生态恢复 流程
5 受损水体生 态评估
5.1一般规定
5.1.1 受损水体评估的 基本路径 为现状调查 →问题梳理和 需求分析 →受损水体生态 健康安全识别 →分
类分级确定实施 水体恢复任务的优先次序和空间区域 →确定水体恢复项目 以及其位置或地点 。
5.1.2 水生态受损情况 评估应对城市规划区范围河流、 湖泊、湿地等自然水体以及景观设计水体 开展
摸底普查,分析城市面临的主要 污染问题及退化主要原因,分级分类梳理 ,确定城市受损水体生态恢
复的生态功能 重点区域,列出实施 城市受损水体生态恢复 的项目清单及其 优先等级 。生态环境状况评
价应符合规范 HJ192 -2015。
5.2 评估内容
5.2.1 水体情况调研
对城市水 体质量情况进行调研,主要包括 自然条件 、生物多样性 、城市历史沿革 、城市发展状况 。
同时基于对城市 水体周边 人口排污情况 调查、环境状况摸底,分类归纳总结城市 河道湖泊面临的污染
程度。
5.2.2 评估对象
城市水体评估对象主要包括水生植物评估和水生态评估。
5.2.3 水生植物评估
水生植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 :
a) 水生植物覆盖度;
b) 水生植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评价 可参见 HJ623 -2011;
组织评估
实施方案编制
实施水体 生态恢复
修复效果评价
现状调查
问题分析
确定受损水体修复
重要区域
确定修复目标
恢复方案论证
确定恢复措施
明确近远期建设计划
保障措施
水生植被恢复
生态系统构建
水质恢复与保持
预评估
后评估 现状评估 确定实施方案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ES 76 —2022
6 c) 水生植物生物量等 生长指标;
d) 水生植物类型 及污染物去除 和景观协调 效果等。
5.2.2 水体生态评估
5.2.2.1城市水环境生态评
T-CSES 76—2022 城市受损水体生态恢复技术导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2 11:44:3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