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1.060
CCS Y 78 T/HDSC
惠东县鞋材商会团体标准
T/HDSC 003-2022
惠东女鞋 高品质鞋材抗菌性能 达标指南
Huidong Ladies Shoes Guidelines for antimicrob ial performance of high
quality shoes materials
2022-07-01 发布 2023-01-01 实施
惠东县鞋材商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DSC 003-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鞋材及鞋产品质量检检检测中心(广东) (广东省惠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鞋材及鞋产品质量检检检测中心(广东)(广东省惠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
所)、广东省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惠东县中小企业局、惠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惠州市鞋业商会、惠东县鞋革行业协会、惠东县鞋业商会、惠东县电商协会、惠东县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鞋类)、新友邦鞋料商行、恵东县吉隆宏利鞋料店、惠东县创世鞋材有限公司、恵州楠丰皮革有限公司、恵东县吉隆大吉丰皮革店、惠东县粤恒隆皮革有限公司、惠东县吉隆凡赛皮革行、惠州华江鞋业贸易有限公司、惠州龙源鞋业有限公司、惠州市鸿粤鞋业有限公司、惠州市速造鞋业有限公司、黄埠镇华海鞋业有限公司、惠州市中明实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岚、苏辉、黄淑华、章文福、吴火旺、温文忠、沈远浩、林伟金、戴少锋、
李美顺、庄昇、林小虎、蔡镇文、张仁彬、宋文明、田胜平、卢平川、罗恒辉、叶木坪、林开锦、李佳儿、范伟强、邱明、黄海石、林美祥。 本文件首次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DSC 003-2022
1 惠东女鞋 高品质鞋材抗菌性能达标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惠东女鞋高品质鞋材主要部件的抗菌性能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抗菌性能的惠东女鞋高品质鞋材的质量控制,鞋类产品可以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8017-2019 鞋类和鞋类部件 抗细菌性能评估试验方法
FZ/T 73023-2013 抗菌针织品
QB/T 2881-2006 鞋类和鞋类部件 抗菌性能技术条件
ISO 16187: 2013 鞋和鞋部件 抗细菌性能评估试验方法( ISO 16187:2013 Footwear and footwear
components- Test method to asses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
ISO 20645: 2004 纺织织物 抗菌活性的测定 琼脂平皿扩散试验( ISO 20645 :2004 Textile fabrics
determination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r diffusion plate test first edition )
ISO 20743: 2021 纺织品 抗菌整理产品抗菌活性的测定( ISO 20743 :2021 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extile products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抗菌性能 antimicrobial performance
材料或材料表面具有阻止或减缓细菌生长、减少细菌数量或杀灭细菌的功效。
3.2
抗菌鞋材 antimicrobial shoes materials
衬里和内垫通过采用抗菌材料或对衬里和内垫表面进行抗菌处理,使鞋材(衬里和内垫)具有抗菌
作用。
3.3
溶出性 dissolution
利用抗菌剂不断析出经琼脂扩散形成不同浓度梯度,显示抑菌作用。通过抑菌环大小来判断抗菌剂
是否溶出及溶出程度。
4 安全性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DSC 003-2022
2 微生物的使用具有潜在风险,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并符合目前国家的法律法规。只有经过微生物技
术培训的人员可开展该试验。应严格遵守消毒杀菌行为法则和个人卫生。
注:建议试验人员了解 IEC 60068-2-10 附录 A“人员风险 ”,以及 ISO 7218 。
5 试验环境
实验室环境应符合 GB 19489 ,试验采取无菌操作技术,应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BSL-2)中进行。
6 试样制备
6.1 总则
抗菌测试仅对声明具有抗菌功能或除臭除异味的产品或部件取样进行测试。
若声明鞋产品具有抗菌功能或可除臭除异味,则对鞋的主要部件包括衬里、内垫等部位,分别裁剪
取样,进行抗菌测试。衬里或内垫如果有多种材料构成,所取样的材料面积占应占衬里或内垫的 80%,
若单重材质达不到 80%或无法分离取样,则需要裁取 2种或以上的主要材料部分进行抗菌测试。
如声明鞋材具有抗菌功能或可除臭除异味,则直接裁取。
6.2 各方法对应的试样制备
菌液吸收法:为便于比较,以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纯棉白布为对照样,对照样和试样均裁制成直径
为( 48±1)mm的圆片。试样厚度应小于 2 mm。准确称取 2 g±0.1 g 的裁剪样叠起来作为一组试样,试样
和对照样各三组。
膜接触法:对照样材质为医用级聚乙烯片,对照样和试样均裁制成尺寸为( 50±2)mm×(50±2)
mm,厚度小于等于 5 mm,试样和对照样各三组。若试样尺寸达不到标准试样要求,最小尺寸不应小于
20 mm×20 mm 。
振荡法:以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纯棉白布为对照样,每组试样准确称取 1 g±0.1 g ,并裁剪成约 10
mm×10 mm 大小的碎片。
注:菌液吸收法和振荡法中用到的纯棉白布应符合 GB/T 7568.2-2008 中要求。
7 试验菌种及菌种保存
7.1 试验菌种
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6538 );
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 8099)或大肠杆菌( ATCC 29522 )、肺炎克雷伯氏菌( ATCC 4352 );
真菌:白色念珠菌( ATCC 10231 )。
注:所有菌种或菌株均应由国家相应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并在报告中标明试验用菌品种及分类号。
7.2 菌种转种及保存
储存的的菌种应每月转种一次,转种次数不超过 8代,菌种转种后于 2 °C~8 °C 冰箱中保存,保存时
间不超过一个月。
8 抗菌性能技术要求
8.1 溶出性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DSC 003-2022
3 抗菌鞋材所应用的抗菌物质的溶出性指标:具有抗菌功能的鞋材在洗涤一次后,其抑菌环宽度
D≤5 mm。
8.2 抗菌性能
抗菌鞋材按洗涤次数和抗菌率的不同分为Ⅰ级、Ⅱ级及Ⅲ级,抗菌性能要求如表 1所示。
表1 抗菌性能
材料 抗菌率( %)
抗菌级别 肺炎克雷伯氏
菌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
菌 白色念珠菌
衬里 /内垫(洗涤前) ≥95 ≥95 ≥95 ≥90 Ⅰ级
衬里 /内垫(洗涤 10
次后) ≥85 ≥85 ≥85 ≥80 Ⅱ级
衬里 /内垫(洗涤 20
次后) ≥75 ≥75 ≥75 ≥70 Ⅲ级
注:若衬里/内垫为不宜进行水洗的皮革(包括天然皮革和合成革)或其他材料,则仅考核洗涤前的抗菌性
能。
9 试验方法
9.1 洗涤试验方法
按FZ/T 73023-2006 附录 C进行测试。
9.2 溶出性试验方法(抑菌环试验)
按QB/T 2881-2013 附录 A进行测试。
9.3 抗菌性能测试
不同材质鞋材适用的试验方法见表 2。
表2 不同材质鞋材适用的试验方法
部件名称 材质 测试方法 鞋材特征
衬里 /内垫 织物或皮革 菌液吸收法 吸水性强
微孔材料,如贴膜革或重革,合成或人造
材料, EVA发泡材料,聚氨酯发泡材料;
或致密材料,如塑料或包膜材料 膜接触法 不吸水
不同的鞋材部件材料;成型材料;具有非
溶出抗菌技术的材料 振荡法 吸水或不吸水,非溶出性
(抑菌环宽度小于 1 mm)
9.3.1 菌液吸收法按 ISO 16187: 2013 附录 A或GB/T 38017-2019 附录 A进行测试;
9.3.2 膜接触法按 ISO 16187: 2013 附录 B或GB/T 38017-2019 附录 B进行测试;
9.3.3 振荡法按 ISO 16187: 2013 附录 C或GB/T 38017-2019 附录 C进行测试。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DSC 003-2022
4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
a) 本标准编号;
b) 试样及及其位置,面积和重量;
c) 不同材料所用的试验方法;
d) 试样制备及预处理应在报告中注明(如消
T-HDSC 003—2022 惠东女鞋 高品质鞋材抗菌性能达标指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2 11:53:0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