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CIECCPA XXX—
202XICS 77.020
CCS H 01
团 体 标 准
T/CIECCPA 015—2022
钢铁低碳烧结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ow carbon sintering of
iron and steel
2022 - 11 - 10 发布 2022 - 11 - 15 实施
中 国 工 业 节 能 与 清 洁 生 产 协 会 发 布
CIECCP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CIECCPA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IECCPA 01 5—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 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科洁环保工程技术有限 公
司、本钢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绿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朱廷钰、徐文青、王新东、李超群、范朝伟、杨阳、田京雷、赵瑞壮 、李
鑫、权长海 、昝向明。
本文件为 首次发布。
CIECCP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CIECCPA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
/CIECCPA XXX—
202X
T/CIECCPA 01 5—2022
1
钢铁低碳烧结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铁 行业低碳烧结技术 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 、测试和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钢铁 行业低碳烧结技术的 选择和运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408 烧结厂设计规范
GB 50632 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
GB/T 34195 烧结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GB/T 34473 烧结机热平衡测试与 计算方法
HJ/T 426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烧结)
YB/T 421 铁烧结矿
钢铁行业(烧结、球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GB 50408、HJ/T 426和钢铁行业(烧结、球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
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碳烧结 low carbon sintering
在保证烧结矿性能指标前提下,降低烧结生产过程配碳量,减少燃烧过程 CO 2排放量。
3.2
生物质燃料替代 biomass fuel substitution
采用生物质 炭化燃料代替焦粉、 无烟煤等化石燃料用于烧结过程。
3.3
燃气喷吹 flammable gas injection
将气体燃料喷入点火后料面上,替代部分固体燃料参与烧结过程。
3.4
富氧烧结 oxygen-enriched sintering
助燃气体含氧量大于 21%的烧结过程 。
3.5
烟气循环烧结 sintering process of flue gas re-circulation
将烧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热烟气返回烧结料面再次利用的烧结工艺 。
[来源: GB 50408 , 2.0.28 ]
CIECCP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IECCPA 01 5—2022
2 4 技术要求
4.1 总体要求
4.1.1 低碳烧结技术 的应用应满足国家及地方环保相关政策及 法规要求 ,确保大气污染物排放指
标及能效水平符合国家和地方 相关标准 要求。
4.1.2 低碳烧结不应影响烧结工序正常生产,烧结矿质量应满足 YB/T 421和企业高炉入炉原料的
规定。
4.1.3 采用低碳烧结技术工序能耗应达到 钢铁行业(烧结、球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规定的 I
级基准值 ,烧结工序能耗 (不含脱硝) 应≤ 45kgce /t。
4.1.4 采用低碳烧结技术固体燃料消耗应达到 HJ/T 426规定的一级指标,烧结固体燃料消耗应≤
40kgce /t。
4.2 工艺流程
4.2.1 烧结工艺流程
典型的烧结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烧结生产原料准备、配料、混料、布料、烧结(点火、助燃 、
抽风)、冷却和破碎筛分等环节,主要工艺流程图如图 1所示。
4.2.2 低碳烧结技术
主要的低碳烧结技术包括:原料准备阶段的生物质燃料替代;混料阶段混合料预热;点火过程
富氧点火、点火空气预热; 助燃气采用烟气循环烧结、燃气喷吹、富氧烧结;烧结过程采用低温
烧结、厚料层烧结;抽风系统进行漏风治理 、风机变频和废气余热回收等,见图 1。
4.2.3 低碳烧结 技术的选择
低碳烧结 技术流程的选择应根据烧结机规模、原燃料结构、设备配置和运行状态,结合实际经
方案比选后确定,并应将多种手段措施协同降碳作为 制定工艺流程的重要 参考因素。钢铁企业可
选择本文件提出的低碳烧结技术,也可采用其他技术方案。
图1 烧结工艺流程及低碳烧结技术
4.3 设备要求
4.3.1 低碳烧结配料、混料、烧结、冷却、破碎筛分应符合 GB 50408和GB 50632的规定,并优先
选用新型节能装备。
4.3.2 烧结机的布料设备应采用梭式布料机、缓冲矿槽、圆辊给料机和 辊式布料器或其他偏析布
料装置,以改善烧结料 层透气性 。
4.3.3 带式烧结机头部和尾部应采用星轮装置,尾部应采用水平移动架,风箱端部宜采用整板浮
动式密封装置, 并定期开展漏风治理,烧结机漏风率 通常小于 35%。
4.3.4 烧结点火应采用节能型点火保温炉设备,以减少热损失。
CIECCP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
/CIECCPA XXX—
202X
T/CIECCPA 01 5—2022
3 4.3.5 烧结主抽风机应采用变频调速方式对风压、风速进行精细调节,以适应烧结生产波动。
4.3.6 烧结矿破碎筛分应采用筛分效率高、能耗低、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质量好、体积小、
重量轻的设备。
4.4 低碳烧结技术 要求
4.4.1 烧结原料准备阶段技术要求
4.4.1.1 低碳烧结原料准备应符合 GB 50408的规定,并优先选用高铁低硅的优质原料。
4.4.1.2 烧结燃料在符合 GB 50408规定条件下,应 采用生物质燃料替代技术, 优先选用 炭化后生
物质燃料 ,掺烧比例应 >5%。
4.4.1.3 烧结溶剂在符合 GB 50408规定条件下,应优先选用生石灰。
4.4.1.4 烧结混料过程应优先采用混合料预热技术 ,应优先选用烧结余热 预热,预热温度应>
50℃。
4.4.1.5 烧结布料应配套铺底料措施。
4.4.2 烧结生产过程技术要求
4.4.2.1 烧结点火空气应优先选用高温环冷废气。
4.4.2.2 烧结点火空气应引入部分氧含量> 21%的高氧气体实现富氧点火。
4.4.2.3 烧结助燃气应优先选用烧结主烟道或者环冷高温废气,废气氧含量 应≥17%。
4.4.2.4 烧结助燃气应引入部分氧含量> 21%的高氧气体实现富氧烧结 ,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 。
4.4.2.5 烧结料层表面应喷吹部分燃气辅助烧结 ,燃气种类应优先选用富氢燃气 ,减少碳排放 。
4.4.2.6 采用烟气循环 烧结、富氧烧结和燃气喷吹时,气体供应量应小于烧结料层吸入风量。
4.4.2.7 烧结生产过程应优先选择低温烧结,烧结生产温度 应控制在 1250~1300℃之间,以降低
固体燃料用量,减少碳排放 。
4.4.2.8 烧结料层高度应 采用厚料层烧结技术,并 根据原料装备情况和生产实际确定,不低于 钢
铁行业(烧结、球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规定的 I级基准值 ,料层高度 应≥800mm。
4.4.3 烧结余热回收技术要求
4.4.3.1 烧结余热包括主烟气余热和冷却废气余热,回收余热应优先用于烧结 混合料预热、点火
空气预热、 烟气循环 烧结等低碳烧结过程。
4.4.3.2 主烟气余热回收后 ,烟气温度应高于露点温度 10℃以上,以保证 机头电除尘、烧结主抽
风机不结露。
4.4.3.3 冷却废气余热回收应控制烧结终点在倒数第二个风箱或者适当后移。
5 测试和计算方法
5.1 烧结工序能耗 测试和计算参照 GB/T 34195、GB 50632、HJ/T 426和钢铁行业(烧结、球团)清
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的有关规定。
5.2 烧结机漏风率 测试和计算参照 GB/T 34473的有关规定。
5.3 固体燃料消耗 测试和计算参照 HJ/T 426和钢铁行业(烧结、球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有
关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CIECCP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IECCPA 015—2022 钢铁低碳烧结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2 11:53:0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