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download
ICS 67.040 C 53 T/XMSSAL 厦 门 市 供 厦 食 品 安 全 团 体 标 准 供厦食品 T/XMSSAL 0 80—2022 预包装冷藏膳食 Food for Xiamen -Prepackaged refrigerated meals 2022–11–0 1发布 2022–1 1–0 1实施 厦门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XMSSAL 080-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 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厦门市 食品安全工作联合 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厦门市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 厦门市食品药品审 评认证与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联华(航空)食品责任有限公司 、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 、厦门佰翔 空厨食品有限公司 、厦门绿进食品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骆和东、沈群红、 李振良、刘姗姗、翁琴云、 孙金全、葛秀秀、林敬付、黄立 荣、黄义松、杨章华、吴珊。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XMSSAL 080-2022 供厦食品 预包装冷藏膳食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供厦食品 预包装冷藏膳食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生产加工过程、 标 签、包装和保质期 。 本文件适用于 预包装冷藏膳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7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GB 4789.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GB 4789.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B族和G族的测定 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 192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与调制食品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QB/T 5471 方便菜肴 T/XMSSAL 0 79 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XMSSAL 080-202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预包装冷藏膳食 Prepackaged refrigerated meals 以谷物、豆类、薯类、畜禽肉、蛋类、水产品、果蔬、食用菌等或其制品中 的一种或数种为主要原 料(可配以馅料 /辅料),热加工后 2 h内中心温度降至 10℃及以下, 或以不需要热加工的、中心温度 控制在10℃以下的即食食品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以上热加工降温后的食品, 并在该中心温度下包装 , 在0℃~10℃范围内贮存、运输和销售的即食预包装食品,如:米饭、粥、馄饨、水饺、面条、饭团、 寿司、三明治、汉堡、米粉、菜肴、汤等。 4 技术要求 4.1 原辅料要求 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4.2 感官要求 及检测方法 热加工完毕至食用前任何阶段的预包装冷藏膳食,以及经过再次加热的未拆封预包装冷藏膳食, 感 官要求及检测方法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及检测方法 项 目 要 求 检测方法 色泽 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泽 取适量样品置于洁净的白色瓷盘中, 于自然光线下采用目测的方法观察 其色泽、 组织形态和杂质, 闻其气味, 再按包装上标明的食用方法处理后, 用温开水漱口,品尝和嗅闻,检查其 滋味和气味。 组织形态 具有该品种应有的形态 滋味气味 具有该品种应有的滋味和气味,无食物腐败变质后引起的馊味、 酸、臭及哈喇味等异味 杂质 外表及内部均无肉眼可见的异物和杂质 4.3 理化指标及检测方法 除应符合相关国家 标准的规定 外,还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及检测方法 项 目 要求 检测方法 备注 酸价(以脂肪计, KOH)/(mg/g) ≤ 5 GB 5009.229 采用GB 2716,仅适用 以动物性食品、坚果及籽 类食品为馅料 /辅料,或经油脂调制的产品 过氧化值(以脂肪计) /(g/100g)≤ 0.25 GB 5009.227 采用GB 19295 ,仅适用 以动物性食品、坚果及 籽类食品为馅料 /辅料,或经油脂调制的产品 4.4 污染物限量 要求及检测方法 应符合GB 2762的要求。 4.5 真菌毒素 限量要求及检测方法 除应符合GB 2761的要求外,还应符合表 3的规定。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XMSSAL 080-2022 表3 真菌毒素限量要求及检测方法 项 目 要求 检测方法 备注 总黄曲霉毒素 (B1+B2+G1+G2)/(µg/kg) ≤ 10 GB 5009.22 参照台湾地区《食品中污染物质及毒素卫生标准》 4.6 微生物限量 要求及检测方法 热加工完毕至食用前任何阶段的预包装冷藏膳食,以及经过再次加热的未拆封预包装冷藏膳食, 微 生物指标及检测方法 应符合表 4的要求。 表4 微生物指标及检测方法 项 目 采样方案a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 CFU/g或 CFU/mL表示 检测方法 备注 n c m M 菌落总数b 5 0 105 - GB 4789.2 采用DB 31/2025 大肠菌群b 5 1 10 100 GB 4789.3 平板 计数法 采用QB/T 5471 沙门氏菌 5 0 0/25g(mL) - GB 4789.4 采用GB 29921 金黄色葡萄球菌 5 1 102 103 GB 4789.10 平 板计数法 采用GB 29921 蜡样芽孢杆菌 5 1 103 104 GB 4789.14 参照香港地区食环署《即 食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 菌 5 0 0/25g(mL) - GB 4789.30 采用GB 29921 副溶血性弧菌 5 1 102 MPN/g (mL) 103 MPN/g (mL) GB 4789.7 采用GB 29921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5 0 0/25g(mL) - GB 4789.6 采用GB 29921 a 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 GB 4789.1 执行。n为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 c为最大可允许超出 m值的样品数; m为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 M为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b 不适用于含有未熟制的发酵配料或新鲜水 果蔬菜的产品 4.7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 GB 2760和GB 14880 的规定。 5 生产加工过程 应符合T/XMSSAL 079的要求。 6 标签、包装和保质期 6.1 标签 产品标签应符合 GB 7718 和 GB 28050 的要求,在醒目的位置标示保质期,并标示保存条件和食 用方法。 6.2 包装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XMSSAL 080-2022 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在冷冻(藏)、蒸煮、微波加热等特定使用条件下不 影响食品的安全。 6.3 保质期 6.3.1 保质期从预包装冷藏膳食形成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起计算。 6.3.2 保质期一般为 24 h ,最长不超过 48 h。企业在取得充分、可靠、科学的食品安全依据,并经 保质期测试试验合格的基础上,可自行确定保质期。 6.3.3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应当标注到小时、分钟,并采用 24 小时制标注。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XMSSAL 080-2022 参 考 文 献 [1] 台湾地区《食品中污染物质及毒素卫生标准

pdf文档 T-XMSSAL 080—2022 供厦食品 预包装冷藏膳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XMSSAL 080—2022 供厦食品 预包装冷藏膳食 第 1 页 T-XMSSAL 080—2022 供厦食品 预包装冷藏膳食 第 2 页 T-XMSSAL 080—2022 供厦食品 预包装冷藏膳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2 22:18:1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