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download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67.140.10 CCSX55 T/XYTA0004-2022 2022-11-01发布 2022-11-16实施 信阳市茶产业协会发布团体标准 信阳10号茶树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forXinyangNo.10teaplant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1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信阳市茶产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信阳农林学院、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信阳祥云茶业有限公司、安徽农 业大学、信阳市茶产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桂义、朱尧、王晶晶、刘威、罗金蕾、孔亚帅、陈凌芝、卫艺炜、刘文新、 刘国锋、王晓、余运良、韦朝领、孙慕芳、陈义、尹鹏。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2信阳10号茶树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文本规定了信阳10号茶树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茶园种植、茶园管理、树冠培养以及病虫害防治。 文本适用于信阳10号茶树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737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 GB/Z26576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GB11767茶树种苗 DB41/T1160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信阳10号XinyangNo.10 从信阳群体种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育成的无性系茶树良种,经全国农作物品审定委员会审定 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11-1994。 4茶树种植 4.1茶园选址 新植茶园应选在气候适宜,水利条件好,植被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pH4.5到6.5的山区或半山 区。茶园应远离污染源,与主干公路、林地、农田等的距离在1km以上,且有隔离带。产地环境条件应 符合GB/T22737的要求;茶园土壤、灌溉用水和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Z26576的要求。 4.2园地开垦 茶园开垦要注意保持水土,开垦深度应大于50cm;平地及坡度15°以内的缓坡茶园应沿等高线横向 开垦;坡度15°~25°的陡坡地,应根据地形情况建立梯级茶园。 4.3种植技术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3采用双行条列式种植方法,行距160cm,列距30cm,丛距30cm,同一行的两列茶树交错排列,呈三 角状分布,每穴种植2株茶苗,每亩5000株。种植前应将大量的土杂肥或厩肥等有机肥料和一定数量的 磷肥分层施入作为底肥,底肥深度以30~40cm为宜。茶园应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和水利设施,以方便物 资运输、机械作业和满足茶园保水、供水和排水的需求。茶园四周或上风口应设防护林,林带与茶行宜 隔2m以上,中间开隔离沟。茶园内主要沟渠、道路两旁应种植有益于茶树生长的林木、果树等。幼龄 茶园内还宜间作套种绿肥和植株低矮的经济作物。 4.4苗期管理 茶苗应满足GB11767要求,对一二年生的茶苗,要及时查苗补苗,保证每丛至少有1株茶苗成活, 加强苗期除草、灌溉、施肥、遮阴等栽培管理工作,做好抗旱、防寒防冻等措施,以达到全苗壮苗,为 以后的茶叶高产优质奠定基础。 5茶园管理 5.1茶园耕作与施肥 5.1.1中耕、浅锄与追肥施用 在茶树生产季节进行,一般进行3次耕锄;春茶开采前20~30d,进行深度为10~15cm的中耕,以提 高地温、促进春芽萌发;春、夏茶采摘结束后分别进行深度约为10cm和8cm的浅锄,以除去杂草、减少 土壤水分蒸发。每次耕锄均配合施用追肥,追肥以尿素、硫酸铵等速效化肥为主,同时配施磷、钾肥及 微量元素肥料,或直接采用配方复合肥。 5.1.2深耕与基肥施用 在茶季结束后立即进行深耕,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进行,耕作深度为15~30cm,宽度不超过 40cm,近茶树根基处应逐渐浅耕10~15cm。茶园深耕后应施入基肥,施肥后及时覆土,基肥以有机肥为 主,适当配施磷、钾肥,宜混合施用厩肥、饼肥和复合肥效果最佳。 5.1.3施肥量的确定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水平、目标产量、肥料利用率等计算茶园施肥量。 5.2茶园除草 5.2.1人工或者机械除草 在幼龄期茶园中,对于杂草一般要采取人工拔除的方式,避免用锄头伤及茶树根系。成年茶园可以采 取人工或者机械除草。 5.2.2茶园行间铺草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4进行茶树行间铺草覆盖,用山草、作物秸秆、修剪枝叶等进行覆盖。平地与梯式茶园可随意散铺, 稍加土块压镇;坡地茶园宜沿等高线横铺,并呈复瓦状层层首尾搭盖,并注意用土块适当固定、镇压。 5.2.3防草布覆盖 防草布是采用聚丙烯或聚乙烯材料编织而成的一种布状材料,具有拉力强、耐摩擦、抗老化、抗紫 外线、耐腐蚀、无毒无味等特点。在茶园杂草刚长出地面时,实行茶园行间覆盖,利用防草布阻断阳光, 避免光合作用,使杂草黄化矮小,达到最终消失的控草效果。 5.3茶园灌溉 5.3.1种植(定植)初期 在茶树种植初期,需要经常给茶园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5.3.2采花期间 应保持土壤水分充足,在气温高、阳光照射强烈的夏、秋季,可在上午9时左右浇水一次。 5.3.3茶园日常灌溉 茶园日常灌溉可以采用人工喷灌(移动式喷灌、固定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若茶园遭遇干旱要 适时灌溉,每次灌水宜在傍晚进行。采用沟灌,把水灌至畦高的2/3时即停止灌水,等畦面湿润时,立 即将水排出园外,切忌水淹畦面和浸水过夜。 6树冠培养 通过合理修剪培养高产优质茶树树冠,即分枝层次丰富、明显,骨干枝粗壮、空间分布均匀;树冠 高度适中,以80cm左右为宜;树冠覆盖度大,达到85%左右;枝叶茂密。 6.1幼龄茶树修剪 按标准进行3次定型修剪,第一次在茶苗移栽时用整枝剪,在离地面12~15cm处剪去主枝,侧枝 不剪;翌年,在第一次修剪的基础上提高10~15cm,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第二次 修剪后1年进行,修剪高度在第二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cm左右;之后通过轻采留养来进一步扩大树 冠,增加分枝密度。 6.2成龄茶树修剪 6.2.1轻修剪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5每年进行一次,在春茶前或春茶后,因地制宜、因树制宜地剪去树冠面上3~10cm的叶层,以培养 和维持茶树树冠面整齐、平整,调节生产枝数量和粗壮度,便于采摘管理。每次机采后的5~7天,要进 行一次掸剪,剪去采摘面上的突出枝。 6.2.2深修剪 每隔5年左右或更短时间进行一次,主要用于除去树冠面上细弱而又密集的分枝(鸡爪枝),修剪 深度依鸡爪枝深度而定,一般为10~15cm,深修剪后重新形成的生产枝层较之前粗壮、均匀,育芽势 增强。 6.2.3边缘修剪 用修边机或大剪刀剪除两茶行间交叉的枝条,保持茶行间有20cm左右的通道。 6.3衰老茶树树冠更新 对于发芽力不强,芽叶瘦小,对夹叶比例显著增多,开花结实量大,产量和芽叶质量明显下降,根 颈处不断有新枝发生的老龄茶园,应视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重修剪,一般重修剪是剪去树高的1/2或略 多一些;对于树势十分衰老的应进行彻底改造茶树树冠的台刈,一般是剪去离地面5~10cm处的全部地 上部分枝干。若通过重修剪和台刈也不能恢复树势,应考虑改种换植。 7病虫害防治 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式、指标、适期、推荐药剂及安全间隔期按照GB/Z26576、DB41/T1160 的要求进行。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XYTA 0004—2022 信阳10号茶树栽培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2 22:18:1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38.5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3696-2024 网络安全技术 零信任参考体系架构.pdf
T-CES 173—2022 锂离子电池储能舱技术规范.pdf
GM-T 0016-2012 智能密码钥匙密码应用接口规范.pdf
T-CIE 070—2020 工业级高可靠集成电路评价 第4部分: 非易失性存储器.pdf
GB-T 34690.4-2017 印刷技术 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 第4部分:输出文件制作.pdf
GB-T 19345.1-2017 非晶纳米晶合金 第1部分:铁基非晶软磁合金带材.pdf
GB-T 32308-2015 GEO卫星任务后处置要求.pdf
GB-T 17808-2021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pdf
法律法规 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2021-07-28.pdf
GB-T 36073-2018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pdf
T-JSJTQX 13—2020 桥梁体外预应力束转向器制作及质量要求.pdf
GB-T 41867-2022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术语.pdf
GB-T 12714-2009 镅铍中子源.pdf
GB-T 10001.1-2012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pdf
GB-T 32151.12-2018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12部分 纺织服装企业.pdf
GB-T 31986-2015 电子工业用气体 八氟丙烷.pdf
GB-T 24421.3-2023 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3部分:标准编制.pdf
HJ 1238—2021 汽车排放定期检验信息采集传输技术规范.pdf
安全牛 AI防火墙技术白皮书.pdf
GB-T 36969-2018 纳米技术 原子力显微术测定纳米薄膜厚度的方法.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238.5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