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150626.9
(22)申请日 2021.09.07
(73)专利权人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 都市沙堰西二 街290
号
(72)发明人 罗利琼 史晓庆 王晶 鲁浩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51223
代理人 李晓
(51)Int.Cl.
A61M 25/14(2006.01)
A61M 39/22(2006.01)
A61M 1/00(2006.01)
A61B 10/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涉
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包括胸腔引 流管本体, 胸
腔引流管本体上具有可相对滑动的管夹, 且胸腔
引流管本体的出口端安装有三通阀; 所述三通阀
包括阀体、 阀芯和驱动阀芯转动的手柄, 阀体包
括主阀体、 进液管道、 出液管道一和出液管道二,
进液管道、 出液管道一和出液管道 二沿主阀体圆
周方向呈T型排布, 且出液管道一的出口端和出
液管道二的出口端均盖设有帽盖, 所述阀芯安装
在主阀体内, 且阀芯上开 设有T型通道。 本实用新
型可最大程度保证无菌, 避免逆向感染, 使医务
人员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另外携带其他物品, 操作
方便, 降低成本, 节省工作时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15585203 U
2022.01.21
CN 215585203 U
1.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包括胸腔引流管本体(1), 胸腔引流管本体(1)上
具有可相对滑动的管夹(2), 且胸腔引流管本体(1)的出口端安装有三通阀(3); 所述三通阀
(3)包括阀体、 阀芯(304)和驱动阀芯(304)转动的手柄(305), 阀体包括主阀体(300)、 进液
管道(301)、 出液管道一(302)和出液管道二(303), 进液管道(301)、 出液管道一(302)和出
液管道二(303)沿主阀体(300)圆周方向呈T型排布, 且出液管道 一(302)的出口端和出液管
道二(303)的出口端均盖设有帽盖(306), 所述阀芯(304)安装在主阀体(300)内, 且阀芯
(304)上开设有 T型通道(道3 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管道一(302)的出口
端和出液管道二(303)的出口端均设有外螺纹, 且帽盖(306)上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
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帽盖(306)内部还具有与
封堵出液管道一(3 02)的出口端或出 液管道二(3 03)的出口端的锥形堵头(3 08)。
4.根据权利 要求2或3所述的胸 腔闭式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帽盖(306)外壁上还具
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阀体(300)为圆柱形, 且
主阀体(300)上端呈敞开状, 阀芯(304)上端具有封盖(309), 封盖(309)盖设在主阀体(300)
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阀体(300)上端或阀芯
(304)上端还嵌装有至少一个密封圈(310)。
7.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305)上具有与T型通
道(道307)排布一 致的T型把手(31 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夹(2)包括支撑柱
(200)、 设置于支撑柱(200)两侧的弹性臂(201)和弯曲臂(202), 所述弹性臂(201)和弯曲臂
(202)上均设有用于锁紧胸腔引流管本体(1)的凸起部(203), 且弯曲臂(202)上开设有倒扣
(204), 弹性臂(201)的自由端卡接在倒扣(204)内, 所述支撑柱(200)和弯曲臂(202)上还设
有供胸腔引流管本体(1)穿过的通 孔(2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柱(200)和弯曲臂
(202)上还开设有与通 孔(205)连通的侧口(20 6)。
10.根据权利 要求8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柱(200)呈C型, 且弹
性臂(201)和弯曲臂(202)上均设有防滑纹。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5585203 U
2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医疗设备技 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背景技术
[0002]胸腔闭式引流是将胸腔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 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
封瓶, 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 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 作为一种治疗
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 气胸、 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 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
用。
[0003]胸腔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 因病情程度不同, 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长短不一, 且在
胸腔引流管留置过程中还常需要留取标本。 目前临床取标本的方式一般用止血钳夹闭胸腔
引流管的近心端, 用无菌手套保护胸腔引流管 的端口连接处, 当留取所需标本后再对胸腔
引流管的端口连接处消毒重新固定, 此种方式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0004]1、 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需反复断开胸腔引流管的端口连接处, 不仅使胸腔引流管的
端口连接处极易造成逆向污染, 增 加感染风险, 且 会增加胸腔引流管滑脱的风险;
[0005]2、 在临床使用胸腔引流管时, 引流瓶的更换时间大多在48小时, 在更换胸腔闭式
引流瓶过程中, 现大多 数医务工作者会携带至少2 把止血钳, 分别 在不同方向夹闭胸腔引流
管两端, 操作繁琐, 若操作不当还极易 导致空气进入患者胸腔, 使患者病情加重;
[0006]3、 在搬动病人过程中, 为避免因胸腔引流管的端口连接处不慎滑脱而造成空气进
入患者体内影响患者病情, 现临床工作中的护士大多采取反折胸腔引流管, 然后用胶布固
定反折处, 或者直接用止血钳夹闭胸腔引流管。 若通过反折胸腔引流管后对用胶布固定反
折处, 不仅会导致胸腔引流管可活动长度变 短, 易牵拉滑脱, 且浪费成本, 增加操作时间; 若
直接用止血钳夹闭, 由于止血钳本身重量较大, 若固定不畅则极易导致胸腔引流管从患者
体内滑脱。
[0007]基于胸腔引流管上述缺陷, 目前急需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可最大程度保证无菌,
避免逆向感染, 使医务人员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另外携带其他物品, 操作方便, 降低 成本, 节
省工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可最大程度保证无菌, 避免逆
向感染, 使医务人员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另外携带其他物品, 操作方便, 降低 成本, 节省工作
时间。
[0009]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 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包括胸腔引流
管本体, 胸腔引流管本体上具有可相对滑动的管夹, 且胸腔引流管本体的出 口端安装有三
通阀; 所述三通阀包括阀体、 阀芯和驱动阀芯转动的手柄, 阀体包括主阀体、 进 液管道、 出液
管道一和出液管道二, 进液管道、 出液管道一和出液管道二沿主阀体圆周方向呈T型排布,
且出液管道一的出 口端和出液管道二的出 口端均盖设有帽盖, 所述阀芯安装在主阀体内,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5585203 U
3
专利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3:01: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