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301979.4
(22)申请日 2021.09.23
(73)专利权人 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
地址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人和街道人兴
路199号
(72)发明人 陈彦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31
专利代理师 盛君梅
(51)Int.Cl.
A61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
装置, 包括移动座, 移动刹车轮, 推动杆, 固定架,
支撑杆, 真空泵, 可升降伸缩挂接杆结构, 可套接
缓冲固定座结构, 可收集气体净化瓶结构, 输出
管, 输入管, 连接软管, 吸收管和防滑套。 本实用
新型固定箱, 缓冲弹簧, 插接盒, 固定座, 收集瓶
和第二套接管的设置, 有利于在 使用的过程中通
过按压固定座, 使收集瓶进行升降工作, 方便在
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收集瓶拆卸安装工作; 收集
瓶, 第二套接 管, 净化箱, 净化网片和排气管的设
置, 有利于在收集杂质的过程中通过净化箱和排
气管将气体排出, 在排出的过程中通过净化网片
进行气体净化工作, 方便在 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气
体净化。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6963131 U
2022.07.15
CN 216963131 U
1.一种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装置, 包括移动座 (1) , 移动刹车轮 (2) , 推动杆 (3) , 固定架
(4) , 支撑杆 (5) , 真空泵 (6) , 可升降伸缩挂接杆结构 (7) , 可套接缓冲固定座结构 (8) , 可 收
集气体净化瓶结构 (9) , 输出管 (10) , 输入管 (11) , 连接软管 (12) , 吸收管 (13) 和防滑套
(14) , 所述的移动刹车轮 (2) 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 (1) 的下端四角位置; 所述的推动杆 (3)
的下端螺栓连接在移动座 (1) 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 所述的固定架 (4) 的下端螺栓连接在移
动座 (1) 的上端中间位置; 所述的支撑杆 (5) 的下端螺栓连接在移动座 (1) 的上端右侧中间
位置; 所述的真空泵 (6) 螺栓连接在固定架 (4) 的上端中间位置; 所述的输出管 (10) 贯穿固
定架 (4) 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且螺纹连接在真空泵 (6) 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 所述的输入 管
(11) 的下端螺纹连接在真空泵 (6) 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 所述的连接软管 (12) 一端套接在
输入管 (11) 的右端外壁; 所述的连接软管 (12) 另一端套接在吸收管 (13) 的左端外壁; 所述
的防滑套 (14) 套接在吸收管 (13) 的外壁右侧; 其特征在于, 该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装置中
所述的可升降伸缩挂接杆结构 (7) 安装在支撑杆 (5) 的外壁中间位置; 所述的可套接缓冲固
定座结构 (8) 安装在移动座 (1) 的上端中间位置且设置在固定架 (4) 的内部底端; 所述的可
收集气体净化瓶结构 (9) 安装在可套接缓冲固定座结构 (8) 的上端; 所述的可升降伸缩挂接
杆结构 (7) 包括第一套接管 (71) , 顶紧螺栓 (72) , U型座 (73) , 转动管 (74) , 调节螺栓 (75) 和
挂接杆 (76) , 所述的顶紧螺栓 (72) 螺纹连接在第一套接管 (71) 的正表 面中间位置; 所述的U
型座 (73) 螺栓连接在第一套接管 (71) 的右侧中间位置; 所述的转动管 (74) 的上端轴接在U
型座 (73) 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 所述的调节螺栓 (75) 螺纹连接在转动管 (74) 的正表 面下部
中间位置; 所述的挂接杆 (76) 的上端插接在转动管 (74) 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可套接缓冲固定
座结构 (8) 包括固定箱 (81) , 缓冲弹簧 (82) , 插接盒 (83) , 固定座 (84) 和夹持板 (85) , 所述的
缓冲弹簧 (82) 的下端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固定箱 (81) 的内部底端; 所述的缓冲弹簧
(82) 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插接盒 (83) 的内部顶端; 所述的插接盒 (83) 螺栓连接
在固定座 (84) 的下端中间位置; 所述的夹持板 (8 5) 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座 (84) 的上端左右
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可收集气体净化
瓶结构 (9) 包括收集瓶 (91) , 第二套接管 (92) , 净化箱 (93) , 净化网片 (94) 和排气管 (95) , 所
述的第二套接管 (92) 螺纹连接在收集瓶 (91) 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 所述的净化箱 (93) 螺栓
连接在收集瓶 (91) 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 所述的净化网片 (94) 从上到下依次螺钉连接在净
化箱 (93) 的内壁; 所述的排气管 (95) 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净化箱 (93) 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 。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套接管 (71)
滑动套接在支撑杆 (5) 的外壁中间位置; 所述的顶 紧螺栓 (72) 和支撑杆 (5) 接触设置; 所述
的转动管 (74) 和挂接杆 (76) 设置在移动座 (1) 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 。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固定箱 (81) 螺栓
连接在移动座 (1) 的上端中间位置且设置在固定架 (4) 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 。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套接管 (92)
的上端套接在输出管 (10) 的下端外壁且与固定架 (4) 内部顶端设置的硅胶圈接触设置; 所
述的排气管 (95) 贯 穿固定架 (4) 的上端左侧内部中间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963131 U
2一种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吸引器是用于吸除手术中出血、 渗出物、 脓液、 胸腔脏器中的内容物, 使手术清楚,
减少污染机会。 吸引器的原理非常简单, 就是通过一定方法制造其吸引头的负压状态, 这样
大气压就会将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挤压, 从而完成 “吸引”的效果, 在脊柱外科的手术
过程中, 需要使用吸引器对暴露的创面进 行吸血处理, 吸引器是用于吸除手术中出血、 渗出
物、 脓液、 胸腔脏器中的内容物, 使手术清楚, 减少污染机会。
[0003]但是现有的吸引装置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收集瓶拆卸工作, 不方
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气体净化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与病床进行 连接的问题。
[0004]因此, 发明一种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装置 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装置, 以解决
现有的吸引装置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收集瓶拆卸工作, 不方便在使用的过
程中进行气 体净化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与病床进 行连接的问题。 一种脊柱外科
用安全吸引装置, 包括移动座, 移动刹车轮, 推动杆, 固定架, 支撑杆, 真空泵, 可升降伸缩挂
接杆结构, 可套接缓冲固定座结构, 可收集气体净化瓶结构, 输出管, 输入管, 连接软管, 吸
收管和防滑套, 所述的移动刹车轮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下端四角位置; 所述的推动杆
的下端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 所述的固定架的下端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
上端中间位置; 所述的支撑杆的下端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 所述的真空
泵螺栓连接在固定架的上端中间位置; 所述的可升降伸缩挂接杆结构安装在支撑杆的外壁
中间位置; 所述的可套接缓冲固定座结构安装在移动座的上端中间位置且设置在固定架的
内部底端; 所述的可收集气体净化瓶结构安装在可套接缓冲固定座结构的上端; 所述的输
出管贯穿固定架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且螺纹连接在真空泵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 所述的输
入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在真空泵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 所述的连接软管一端套接在输入管的
右端外壁; 所述的连接软管另一端套接在吸收管 的左端外壁; 所述的防滑套套接在吸收管
的外壁右侧。
[0006]与现有技 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为:
[0007]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的固定箱, 缓冲弹簧, 插接盒, 固定座, 收集瓶和第二套接管的
设置, 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按压固定座, 使收集瓶进 行升降工作, 方便在使用的过程
中进行收集 瓶拆卸安装工作。
[0008]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的收集瓶, 第二套接管, 净化箱, 净化网片和排气管的设置, 有
利于在收集杂质的过程中通过净化箱和排气管将气 体排出, 在排出的过程中通过净化网片
进行气体净化工作, 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气体净化。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963131 U
3
专利 一种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3:01:4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