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216213.2 (22)申请日 2021.12.20 (73)专利权人 迈安德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25127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扬州高 新区吉安 南路199号1 (72)发明人 管磊 梁椿松 章彤 尹越峰  温小荣 刘明霆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102 专利代理师 任利国 (51)Int.Cl. B01D 29/03(2006.01) C11B 1/10(2006.01) B01D 53/00(2006.01) B01D 5/00(2006.01)B01D 53/1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浸出 溶剂沥干脱溶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浸出溶剂沥干脱溶 系统, 浸出器的沥干油斗的下端连接有汇集管, 沥干油斗的上部侧壁设有油斗抽气口, 油斗抽气 口与冷凝器的进气口相连, 冷凝器的出气口与真 空泵的进气口相连, 真空泵的排气口与吸收塔的 进气口相连, 吸收塔的排气口与大气相通, 吸收 塔的底部出口通过富油泵与换热器的冷侧入口 相连, 换热器的冷侧出口与加热器的管程入口相 连, 加热器的管程出口与解析塔的入口相连, 加 热器采用蒸汽加热; 解析塔的底部出口通过贫油 泵与换热器的热侧入口相连, 换热器的热侧出口 与冷却器的热侧入口相连, 冷却器的热侧出口与 吸收塔的上部进油口相连。 该系统可大大缩短新 鲜溶剂的沥干时长, 降低湿粕含溶, 减小脱溶能 耗和冷凝系统负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216629847 U 2022.05.31 CN 216629847 U 1.一种浸出溶剂沥干脱溶系统, 包括浸出器壳体, 所述浸出器壳体的沥干段下方设有 沥干油斗,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沥干油斗的上端口覆盖有承托物料并沥干的栅板, 所述沥干油 斗的下端口连接有汇集管, 所述沥干油斗的上部侧 壁设有油斗抽气口, 所述油斗抽气口通 过抽气管道与冷凝器的进气口相连, 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与真空泵的进气口相连, 所述真 空泵的排气口与吸收塔的下部进气口相连, 所述吸收塔的顶部排气口与大气相通, 所述吸 收塔的底部出口通过富油泵与换热器的冷侧入口相连, 所述换热器的冷侧出口与加热器的 管程入口相连, 所述加热器的管程出 口与解析塔的上部入口相连, 所述加热器的壳程采用 蒸汽加热; 所述解析塔的底部出 口通过贫油泵与所述换热器的热侧入口相连, 所述换热器 的热侧出口与冷却器的热侧入口相连, 所述冷却器的热侧出口与所述吸收塔的上部进油口 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溶剂沥干脱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通 过真空泵进气阀与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相连, 所述真空泵的排气口通过真空泵排气阀与所 述吸收塔的下部进气口相连, 所述真空泵进气阀的入口与所述真空泵排气阀的出口之 间设 有真空泵旁通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溶剂沥干脱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底部的冷凝 液出口与分水箱的进液 口相连, 所述分水箱的底板中段设有向上延伸的分离隔板, 位于分 离隔板另一侧的分水箱溶剂出口与溶剂回流泵的入口相连, 所述溶剂回流泵的出口与浸出 器壳体中的溶剂喷淋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溶剂沥干脱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沥干油斗的汇集管 设有坡度且两端向外伸出, 所述汇集管 的两端口分别覆盖有可拆密封盲板, 所述汇集管 的 最低处连接有沥干出 液口, 所述沥干出 液口与相邻溶剂循环泵的入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浸出溶剂沥干脱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沥干油斗的三 面侧壁为陡峭侧壁, 一面侧壁为缓坡侧壁, 所述油斗抽气口位于一面陡峭侧壁的上部, 所述 缓坡侧壁的上沿设有沿缓坡侧壁全宽度方向延伸的冲洗管, 沿冲洗管的长度方向分布有多 个冲洗缓坡侧壁上部内壁的喷淋口, 所述冲洗管的两端伸出沥干油斗 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浸出溶剂沥干脱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斗抽气口呈 方形, 且外端口连接有分离 室, 所述分离 室的底板呈外高内低结构, 所述分离室的顶板上连 接有抽真空管接口, 所述分离室的前后侧壁设有分离室视 镜。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629847 U 2一种浸出溶剂沥干脱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浸出器 的沥干油 斗, 尤其涉及一种浸出溶剂沥干脱溶系统, 属于浸出器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油脂制取工厂的浸出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 物料经过浸出器浸出后, 物料中含有 较多的溶剂, 在排出浸出器前经过自然沥干降低物料中含有的溶剂。 自然沥干存在以下问 题: [0003]1、 在料层阻力和溶剂流体张力的作用下, 溶剂穿透料层 时间很长, 需要很长的沥 干段, 导致设备整体 较长, 需要配置的动力较大; [0004]2、 因为液体张力的作用, 缝隙较小的散状 湿粕间, 溶剂流动缓慢或不 流动; [0005]3、 上述两条导 致第三个结果: 湿粕含溶量较高, 脱溶能耗较大, 蒸汽消耗较高; [0006]4、 产生的废热多导 致冷凝系统负荷高, 如冷却水用量偏大, 导 致电耗偏高; [0007]5、 沥干段底板的斜度小, 溶剂流量小, 漏下的湿粕粉末易淤积, 须定期清理, 而含 溶物料清理一方面导致溶剂损耗, 另一方面, 溶剂作为易燃易爆介质, 因清理 时操作不当或 操作困难, 时有安全 事故发生。 清理面积大, 增 加了清理难度, 也增 加了危险性。 [0008]因此自然沥干需要设置 的沥干段较长, 增加了整个设备长度和车间厂房的投资, 同时在后续工段进行脱溶时需要消耗大量水蒸气增加蒸汽消耗。 如何实现浸出器长度降低 而又能达到降低物料中含有的溶剂, 进而减少后续工段水蒸气的消 耗, 对于企业实现降低 企业的能源消耗, 增 加经济效益, 具有重要的意 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浸出溶剂沥干脱 溶系统, 可 大大缩短新鲜溶剂的沥干时长, 降低湿粕含溶, 减小 脱溶能耗和冷凝系统负荷。 [0010]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浸出溶剂沥干脱溶系统, 包括浸出器壳 体, 所述浸出器壳体的沥干段下方设有沥干油斗, 所述沥干油斗的上端口覆盖有承托物料 并沥干的栅板, 所述沥干油斗的下端口连接有汇集管, 所述沥干油斗的上部侧 壁设有油斗 抽气口, 所述油斗抽气口通过抽气管道与冷凝器的进气口相连, 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与真 空泵的进气口相连, 所述真空泵的排气口与吸收塔的下部进气口相连, 所述吸收塔的顶部 排气口与大气相通, 所述吸收塔的底部出 口通过富油泵与换热器的冷侧入口相连, 所述换 热器的冷侧出口与加热器的管程入口相连, 所述加热器的管程出口与解析塔的上部入口相 连, 所述加热器的壳程采用蒸汽加热; 所述解析塔的底部出 口通过贫油泵与所述换热器的 热侧入口相连, 所述换热器的热侧出 口与冷却器的热侧入口相连, 所述冷却器的热侧出 口 与所述吸 收塔的上部进油口相连。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 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通过真空泵进气阀与所述真空泵的 进气口相连, 所述真空泵的排气口通过真空泵排气阀与所述吸收塔的下部进气口相连, 所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629847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浸出溶剂沥干脱溶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浸出溶剂沥干脱溶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浸出溶剂沥干脱溶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浸出溶剂沥干脱溶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8:38:1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